1.预测类轻教学活动的理想时间段是哪些?为什么?
课程开始和结束前的几分钟。
在课程开始的几分钟,可以让学生就这节课将会学习的内容进行预测,而在下课前的几分钟进行预测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完成在下次课之前要完成的任务。
2.如何保证预先测验的有效性?
(1)如果你想引导学生使用某种能提高他们在课程考试中的成绩的学习方式,那么就应该在预先测验中使用与课程考核中一样的问题模式。
(2)预先测验不需要一一批改,但一定要给予学生及时反馈。
(3)应该明确告诉学生做预先测验的目的。
准则——保持概念化,快速反馈、促进反思
3.如果学生已经预习了,如何利用预先测验效应?
(1) 在课程开始的时候就可以给出一个相关例子,让学生把从课本上读到的一些思想应用到这个例子中。(2)让学生根据自己在前面课程中或以前修过的科目,你学到的知识或自身掌握的常识,来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测。(3)最好在让他们预测的同时说出,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预测(4)让预测正确的学生说说,帮助他们做出正确预测的原则和理念,预测错误的学生,则通过阐述正确的想法来对自己的理解进行纠正。
4.总结:课前测验练习有哪些基础模式?
(1)预先测验(2)利用Clickers课堂应答系统进行预测练习(3)预测——信息暴露——讲解(4),下课前的预测练习。
在某节课、某1单元或整个课程一开始,针对要学习的内容,给学生进行一个简短的预先测验,比如在开学第1周进行一次与期末考试题型相似的预先测验。
在第1次讲到某部分内容之前,先让学生把对这一话题已经了解的知识写下来,或让学生推测一下他们将学学到什么。
当讲到事件、问题,事例或历史事件时,先不要说出结局,让学生来猜一猜结局。
教学生一种新技能时,让学生在完全学会之前进行尝试,并提供反馈意见给他们。
在下课前让学生对下次课要讲到的内容进行一些预测练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