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在大学》活动征文专题
《读书,在大学/《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之八大特色》

《读书,在大学/《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之八大特色》

作者: 82年的小葡萄 | 来源:发表于2017-06-15 16:44 被阅读0次

        2017年6月3日,从图书馆带回来这本书。从书架上看到就自觉的拿下来,这次我没有什么特定的阅读要求,只是它的题目厚度和年代感符合我当时的某种读书的需求。我就需要这样老旧,耐咀嚼,能沉浸,有魅力还有美味的食物的书。2017年6月8日下午15时左右我看完了整本。现在是当天傍晚19时,我决定整理一下。想与大家共享。

 

《读书,在大学/《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之八大特色》

        一、奇幻的故事内容


        文章从一条鱼开始,至于鱼本身带的神秘色彩我们暂且不提,问题是这只鱼所携带的信息将决定整本书的价值和意义。有了鱼,自然就有惊险刺激爱冒险的糙汉子们去迎接。于是他们发现了鱼腹中的文书,一个荒诞又颇有人道主义价值的故事就将展开。文章以热心善良格雷那凡勋爵夫妇的蜜月旅行和邓肯号为条件和铺垫展开了整场救援之行。同时这对夫妇的人品和地位决定了跟随的其他的出场人的胆识和能力,比如麦克那布鲁斯少校,沉着低调又精于枪法,而邓肯号船又带来了优秀的船长约翰孟格尔和大副汤姆奥斯汀,以及奥尔比奈特夫妇等人主管厨艺和餐饭,以及因为粗心大意误闯入邓肯号,最后加入这次救援之行的地理学家帕乃噶尔,他也和少校组成了旅行的欢喜冤家,为旅行添了不少笑料,增添了旅途的趣味,船上还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子和女儿,为这看似荒诞的旅行形成坚定了现实的意义和推进的脚步,增强了不少的真实性。最后在经历了足够的坚持和失望甚至不再抱希望的时候终于找到了失去的父亲,和那两名水手。最终回到马科尔姆城堡的故事,同时文中的各个主人公新的人生状态将暂新启航。同时有趣的地理学家也遇到自己似有若无的爱情,和印象深刻的纹身。哈哈哈!你所想的旅行经历和周折,该遇上的不该遇上的他们都遇上了,而且情节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清晰的写作文路


      (一)碎片化的文书,就像一把神奇的羽毛,永远撩拨着读者和书中人的神经——好奇心。我们总是迫切想知道故事的真相和最终的结果,这促使作者和作品之间的链接,读者和作品之间的链接,刺激你的心中之痒。故事的开端形成。

      (二)局外人的心中道义。集体的力量是盲目的,也是巨大的,不计较6得失的,索性这份差事激起的人心中正义的善念,同时出现在的是一批有理想有实力有情怀的群体中,那么这事可成,必有反响。符合我们心中的那种火热和追逐和道德力量,那是人们的热情和信仰,也是很多平凡人心中都可以做到和坚持的信仰。浩浩汤汤的队伍,共同奔着一个目标出发,光荣又伟大。故事的过程启动。

      (三)儿女们对父亲深沉的爱

        为了维持住那短暂的群体热情,作者又给众人进行了精神加码,那就是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真真切切的儿女。他们对父亲流动在心底的爱实时的滋润这干涸的意志和心灵,所以航行在经历千难万难之后仍然有不灭的灵魂和行动,支撑着最后的救援。

        三、独特的环式结构


        环,圆形,又有单环首尾呼应,环环相扣之意。文章围绕南纬37度纬线展开,从地理角度讲,每一条纬线组成的都是一个圆形,这是其一;其二作者从马尔科姆城堡出发到后来回到马尔科姆城堡,文章首尾相接;其三是因为对文书的解读不同形成了个相扣的独立又相扣故事环,分别为南美洲篇——澳大利亚篇和新西兰篇。

        下面是我为本书绘制的故事图   

《读书,在大学/《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之八大特色》 第二幅——澳大利亚篇
第三幅——澳大利亚篇 第四幅——新西兰篇

        四、精彩的历程


        文中不乏一些地理游记常见的桥段,船只失事,埋伏,部落,跟踪,中毒,落水,狼群等,还会遇到开挂了的能力和未开化的土人,你以为你司空见惯了这些桥段,不过就是这无意义的夸张和盲目的想象。在这里,敲黑板,划重点,事实根本不是这样。

        作者反其道而行之,不断的压缩这种浮夸的成份,可是却让你感觉到比浮夸更加的恐怖,没人性,危机和无力,甚至能够激发作者自身逃脱的本能。我印象很深的就是新西兰毛利人吃人的那一段。恐怖的除了吃人这件事本身之外,还有他们有仇必报,隐忍到极致,最后通通各种烤杀煮的吃掉,赤裸裸的原始本能思维,传教的神父吃了,而且还庆祝这种方式,甚至当无辜的亲人被殉葬以后也被他们血肉横飞的吃掉,悲伤早已经被抛在了脑后,这世上无知最可怕。

        五、丰富的史地人文知识


        这是我最佩服作者的地方。首先这是一本地理游记同时牵涉到很多船事知识和航海学理论,比如洋流和信风,地壳运动,航海桅杆操作等。牵涉到殖民地小岛时,则需要大量的人种学和早期工业革命刚开始时的各路探险家,地理学家,生物学家等的资料储备。本书在这一点上做的非常棒,而我也对照世界地图考察了一些小岛,了解了一些新的植物品种,收获满满。

       

用法语标注的阿姆斯特丹小岛的地理位置和形状和文中描述一致 还有这个在地图上并不显示却真实存在的圆锥形火山小岛。 露兜树的果实 绞杀榕

        除此之外,文中还提到具体的报纸名称和内容,有些虽然我不能亲身实地的件件考证,但足以感受到作者强大的史料储备和丰富的生活经验。

        六、精妙的文学功底

        说起文学,这包含的就更广了。完全不是我三言两语能够概括她所有的魅力,我提一个问题,供读者思考。


当你需要陈述大量的历史史实的时候,你能保证读者不倦,而且在不重复情境和意义的基础上,尽数完毕,且保证读者兴趣么?


        我们姑且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做的。

        首先是一个记忆力超赞有价值的地理学家,而且还逗趣爱说话。 那么除了文章本身的历史背景铺垫之外,有一大部分的史学地理知识,尤其是在极端条件下,由地理学家讲述出来,自然而然,人们在紧急时刻非常需要知识和正确的决策和大脑,读者这时也需要答疑,不仅不倦,而且兴致盎然。

        时间出场把的好,人物设定的完美。他记忆力好,回避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史料照搬的问题,当我们用大量史实来分析时未免陷入历史的漩涡,历史也需要准确的描述。

        同时为了免于场景重复,先后都有不同的人比如格雷那凡夫人,玛格丽特的弟弟,奥尔比奈特的夫妇交替换成求知者的身份,在这种情况下,换成普通的听众更容易理解,而且还符合文本事件史实,同时听众的不同个性也会有增添文章的趣味色彩。

        我仅仅是略略推敲了一个人物,就已经能感受到此等的巧妙,更多的细节和精妙还需要各位读者亲身的体会,去感受。

        七、严密的逻辑和推理

        文学作品中逻辑推理最显著的当属侦探小说,最考验作家和读者的推理能力,以事实型为主,而且真相只有一个。而这篇文章融合科幻和真实,和考验作者的铺排和研究,以及对现状的判断推理能力,结果不只有一个且都具有正确的因素。

        最能表现这一点的就是关于文书的四次主要解读。第一次由格雷那凡赞成而且毫不迟疑,第二次由地理学家完成,非常兴奋,第三次仍有地理学家暗中主持,不敢确定,第四次由格兰特船长本人念出,最终释疑。由于文书的模糊和散轶,每一次的解读都带有一定的合理性,也正是由于逻辑上的可能才造就了书本上写出的各种精彩的经历。

        除此之外,文中还有大量的推理型情节和语言,一般出现在对紧急情况的判断和分析的条件下或者对事件进行梳理和回顾的时候,读者可以获得非常好的逻辑阅读体验。

        八、熟知却深刻的主题


        所谓爱,像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之爱,无怨无悔,永不放弃——致父母;像格雷那凡夫妇之爱,相敬如宾,却又相互理解——致爱人;像地理学家精通地理和历史,如痴如醉——致学者;像约翰孟格尔和麦格那布鲁斯少校忠诚智慧和善良——致友人;

        当然还有玛格丽特和她的弟弟,以及约翰孟格尔和玛格丽特,奥尔比奈特夫妇和主人等等。珍惜和感恩,陪在我们身边的人。

       

                      感言

      问: 我们要生存下去

      答: 爱就是理由。

                            ——82年的小葡萄

《大学生活和读书专题联合征文》活动链接:http://www.jianshu.com/p/3515f7f0a20c

相关文章

  • 《读书,在大学/《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之八大特色》

    2017年6月3日,从图书馆带回来这本书。从书架上看到就自觉的拿下来,这次我没有什么特定的阅读要求,只是它...

  • 亲子读书 |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2022年5月第四周,女儿居家学习中~~~,四年级下学期,临近期末。 女儿评价说读了一部生动有趣、催人奋进的作品。...

  •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我喜欢睡前听书,催眠效果特别好。 我收藏有世界名著完整版在线收听。听过几本很喜欢的书,但每次都只听到开头就睡过去了...

  • 流浪在芦苇荡里的漂流瓶

    寒假的晚上,儿子窝在沙发上看书,那是刚从图书馆借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到格兰特船长困在荒岛,抛下漂流瓶,得到了...

  • 你在别人还是孩子的时候,已经成了大人

    在儒勒·凡尔纳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中有这样一句话来形容格兰特船长的儿子罗伯尔:你在别人还是孩子的时候已经成了大人...

  •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

    这是一本关于冒险、亲情,还有大航海知识的一本书。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有关大航海的知识。 故事讲了格里凡爵士...

  •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1

    20岁的我有点不敢相信凡尔纳呈现给我们的书中世界。爱情纯粹,友情真挚,亲情感人。格兰特船长是苏格兰人,他毕生的...

  • 读《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有感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一部。我之前读过他的另一部作品《海底两万里》,因此...

  • 得到一条家训的四点启发

    读书内容:《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儒尔•凡尔纳著) 书摘:“在他们二十岁时,家长对他们说:‘这里有几百英镑,年轻人,...

  • NO.11 读《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儒勒·凡尔纳一直遗憾自己“一生没能在法国文学界取得一席之地”。 一个多世纪以来,他被定义为“科幻小说家”,但评论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在大学/《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之八大特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le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