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大学时候看的《千与千寻》这部电影,当时只是奔着这部电影的名气去的,但是看完之后并没有太多的感觉。
直到去年年底的时候,创业彻底失败,心灰意冷,身背债务,前途未知,一度觉得自己走不出这个低谷,想找部电影,给自己打打气,就重新看了一遍《千与千寻》,发现这真的不仅仅是给小孩子看的电影,对于我们大人的同样很有意义。
当小千寻在第一次进入到异乡,小白龙带他找到工作的时候,付出的代价必须是忘记自己的姓名,所有在那里参加工作的人都没有姓名,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但是必须得工作,只有参加工作,并且不停的工作,你才能在那个异乡生存下去。

其实这不单单是小千寻与汤婆婆签的契约,也是我们与这个社会签的契约,是,我们必须得工作,而且必须得努力的工作,我不会否认工作的意义,工作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这样才能让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我们是否需要付出的代价是自己姓名呢,我们需要忘了自己是谁吗?

奇葩说有一期辩题是能者多劳是不是个坑,詹青云在里面有一段特别好,我们这个社会,是把年轻人像燃料一样,投入这部机器,它只问这些年轻人,能为这个社会做什么,从来不问这个社会能为这些年轻人做点什么,他们只问这个社会,需要这些年轻人做什么,而不问这些年轻人,是不是也需要有自己的生活。
但是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好像我们什么也改变不了,毕竟社会规则就是那么站在社会金字塔顶尖的人创造的,但是我们能做到就是午夜梦回,短暂的脱离这个社会的时候,我们问问我们的内心,我是谁,我们在与这个社会签订了一份契约的时候,是否也能和自己签订一份契约,就是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名字。


生存下去,在这个社会并不难,但是我们更需要寻找我们的价值,社会在不断的前进,不断的发展,现如今我们的社会已经开始向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前进,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我们已经解决了几千年都解决不了的温饱问题。(虽然还有一些地方,像非洲,中东地区还是会饿死人,还是会有瘟疫,战争,但不可否认,大多数地方已经很少出现饿死人的情况了)。

马斯洛把需求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目前来说精神上的需求已经成为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最大的需求,但是社会更看重的是我们创造的实实在在的价值,我们的精神上的需求并不被看中,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博弈,我们对自己价值的追求与这个社会对我们价值的需求之间的博弈,导致我们真的不敢轻易的选择,不敢轻易的放弃,断那么一两个月没有收入就真的特别可怕,这或许就是我们痛苦,我们迷茫的真实原因吧。
而当你很不顺利的时候,难免会有很多的负能量,当我们的负面能量无法向外扩散,就只能向内压抑,但当压抑不住,又无法发泄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就会伤害自己,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人选择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化解痛苦,打自己脸啊,用刀在胳膊上划伤口,用肉体的痛苦去化解灵魂上的痛苦,用痛苦来释放自己的能量。
这样成为一种习惯后,我们便在不断伤害自己的路上越走越远。所以当你正处人生低谷的时候,请你尽情的宣泄出来,不要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宣泄痛苦,也不要拒绝别人的关心,或者当你的朋友正处在人生低谷,有负面能量的时候,请你也能给他一些适当的关心,帮助他尽快的走出来。
再后面我们的小千寻经历了工作,经历了成长,她也开始从被别人帮助到现在有能力去帮助别人,即使面对无脸男的金子诱惑,还是前路未知的风险,她都记得她要帮助那些曾经努力帮助过她的人,白龙找见了自己的名字,她也找见了自己的父母,她开始变的无畏,变的有勇气,也变的有智慧,同时也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与认同,这就是工作与成长的意义。

这也是社会教给我们的,就是你永远不能选择逃避,逃避并不能让你的所承担的痛苦减少,我们必须选择勇敢的面对,要不然你真的对不起你所承受的苦难。胆小,怯懦,逃避,这些只会让我们失去更多。
我内心一直很害怕的一件事情就是当我有一天,真正需要我承担起这个家庭责任的时候,我发现我其实没有这个能力,我怕我不能当一个好儿子,当一个好丈夫,当一个好父亲。当我爱的人,爱我们的人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我希望自己有这个能力去帮助他,而不是看着他陷入苦难当中,无能为力,只有无尽的自责与后悔,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再努力一点,如果当初再努力一点,事情是不是会不一样。
《千与千寻》真的是一部特别伟大的作品,至少我从中清楚了很多自己的事情,虽然自己目前还处于很低谷当中,也经常性的心情低落,崩溃,但是我也在努力的走出来,努力的变的无畏,勇敢去面对艰难的处境,并战胜它!
最近在学互联网运营,算是一个新的开始吧,但是好像很不幸的又碰上了互联网寒冬,还挺郁闷的,但是不会影响自己努力去奋斗的决心!
“MR杨的电影部落”,这是我的公众号,喜欢看电影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