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跟着书友会同读了《世界观》这本书,老实说读的很烧脑,以往很少读这种哲学类书籍,读惯了我国经典的古文类书籍,初读这样的书籍,确实有点无从下手,感觉内容读的很简单,但是困惑的地方是完全不知道读了什么,一直到书快读结束,才知道原来读的是这样的。也就是书中最后反应出来的一个道理:我们认为世界的样子,取决于观察和思考他的方式。
本书主要分为3个部分,基础理论,亚里士多德世界观到牛顿世界观的转变,近代科学世界观的发展。首先告诉我们一些验证事实和真理的方法,告诉我们什么是经验事实,什么是概念性事实。其次是本书详细论述了影响了古人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那时候也是由于科技水平的发展,地心说深入人心,好似一切都是围绕我们在转,直到后来日心说的提出,让我们对旧友体系开始怀疑和探索,再后来发现太阳似乎也不是核心,渐渐有了宇宙这个概念。直到牛顿理论的产生,我们开始从客观物理现实的世界出发,用科学的定律去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世界很大,不能让自己永远停留在一隅之地而走不出去,很多你现在认可的真理,不过是你认知的极限,就像小时候家里没有彩电,我们就认为唐僧穿的袈裟是黑白的。不要把自己的眼光永远停留在当下的知识,要去兼容学习更多知识,这样才能看到一个更加全面的世界。你的思维方式变了,看的世界也会与别人不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