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今天刚好是我开始做社交电商的第三个月。也是最近,我和我的朋友们才慢慢地接受了我作为“网络贩子”的身份。
这三个月当中,我不断地学习与摸索,谈不上多么厉害,但也逐步找到了个人成长与职业之间的平衡点。因为我喜欢文字,所以侧重从朋友圈文案来获取流量与客户。
朋友圈就相当于一个店面,这个店面该如何打造、有哪些讲究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不求正确,但求客观。
先简单地自我介绍一下,我自小就喜欢看书写作,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写了第一本武侠小说,当时被小伙伴们编成了话剧排演。
但到初中后我的语文成绩并不好,考试在班上基本只能达到平均分,有时还要拖后腿。记得当时主要丢分就是在阅读和作文上,并不是我没有看懂阅读文章,而是想法总是和考试大纲以及标准答案相差甚远。
当时我的语文老师对我是恨铁不成钢,最后就拿出一大本标准答案让我背,说以后答题就按这个思路来。比如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等等;作文就给了几个模板,写作文就往模板上套。
我按照老师的方法练习,果然在接下来的几次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写作的热情从此也基本被磨灭了。
现在想起来,我的语文老师是帮我提高了分数,但并没有让我真正地成长。
后来我自己也成为了一名老师,每次遇到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学生时,我总会高度警觉,想方设法地去了解他的内心,用他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加上我的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去引导他。
让孩子保持天性并多思考,才能让他们在成年后遇到困难时有判断力,有生活的热情。
“用心”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另一个基础就是实践。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王阳明先生曾说过,凡事要到事上去练,这个事是事情的事。
光听说是没有用的,实践了才能真正地知道。那对于喜欢写作的人怎么样才算实践呢?我觉得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能够帮到别人,比如说鲁迅先生的文章能唤醒沉睡的国民;第二是能给自己创造价值,比如我们发表文章可以获得知名度可以赚到稿费、我们通过写营销文案来赚收入。
写走心营销文案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点,要知道你是谁,你的读者是谁。比如我的标签有女性个人成长、健身护肤、英语教师等,那我选择产品或平台时,就会选择适合这一类人群的。如果我选择股票或游戏之类的,很多人都比我专业,那我在朋友圈发什么都没有说服力的。
产品和你个人定位都确定了,那么我们的读者,也就是目标客户就有了一个画像,比如说我的目标客户就是追求生活品质的年轻女性。我一般锁定为25到40岁。那这一类人群平时会关注什么,我们在朋友圈就多输出这方面的信息。
这样定位更精准,你的目标客户才会和你有共鸣,也缩小了我们整合信息的范围,让我们写起来更轻松。
第二点很重要,朋友圈的内容一定是由心而发。西方有位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The mind divides,the heart Units. 什么意思呢,大脑是分割的,心灵是联合的。他从器官构造的角度,来告诉我们,动脑之前先用心,会事半功倍。
如果我们只用脑去看问题的话,那我们总会发现人与人之间不一样的地方,而一旦敞开心灵,我们会发现人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就像我的语文老师,就是典型的用头脑去解决学生拿不到高分这件事情,本能上会觉得这个学生怎么这么奇怪。这个学生和他脑海中设定的好学生标准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他就不容易去和学生建立链接。只有你内心对所有人都能够理解和包容,你才能用她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才更容易写出打动人的文案。
第三就是开始布局朋友圈,朋友圈有价值,你的目标客户才会愿意看,看了才会建立深度链接,有了深度交流才有可能成交。所以要知道你的目标群体的品味和喜好,美观并且有营养应该对所有群体都适用的吧。
在这里借用下我的文案老师的套路,朋友圈价值输出可以从观赏价值、情绪价值和专业价值三个方面入手,如果偶尔加上生活圈会更好。
所谓观赏价值,就是让别人看得舒服,养眼,可以选择没有攻击性的图片,比如动物、孩子、美景、美食等;
情绪价值,最重要一点就是共鸣,触动内心,这个需要我们平时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记录,多写;
至于专业价值,就是广告了,包括软广和硬广,不管以任何形式来写,带上个人色彩是最能够被广泛接受的。
接着发圈内容是和自己生活有所相关的,比如我是英语老师,发英语学习方法会引发互动和探讨,是有价值输出的。但如果我在朋友圈发装修小技巧,读者指定以为我是复制粘贴的,或是无病呻吟,起不到良性作用;
最后,发圈频次以每天3到9条为佳,发多了有刷屏嫌疑,发少了又显得软绵绵没有可信度。朋友圈是我们的做微信营销的门面,她也是一条长线,需要我们长期用心去经营。
说了这么多,写走心有营销思维朋友圈的核心,无非就是两条,朋友圈要有个人特色、朋友圈要有价值输出。要做到这两点,我们一可以坚持写作练习,比如说简书或者公众号日更,二是多观察生活中不起眼的事物,有生活的有心人。
有足够的素材积累,加上少量的套路,经营朋友圈也是一件挺愉快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