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课堂
《小石潭记》原创徐杰

《小石潭记》原创徐杰

作者: 一身书生气 | 来源:发表于2019-03-21 19:08 被阅读12次

余映潮老师在教《小石潭记》的时候也教到了水,研读了“潭中鱼可百许头……”那一句,强调了明写鱼暗写水。但是剑峰在这里他把若干的写水的句子拿出来,形成了一个“群”,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教学环节,有创新,很有教学生长空间。我当时一听,非常激动,我觉得抓住“水”可以做出很好的文章来。

  我们还可以怎么做,把这个环节做丰厚?我们可以这样做:

  先朗读四个句子,让学生说一说这里分别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如鸣佩环”写水之声,声音的美妙;“水尤清冽”不仅写出了水之清还写出了水之凉;写鱼的那一段,除了写水之清还写了水之活乃至于水之灵动;“明灭可见”,写出了水之亮,水之活,源头活水。这是第一步。

  再品读写鱼写水的句子,弄明白这是侧面描写,这是第二步。

  然后再有第三步,比如,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写到水,但我们也感受到了水。这才是有意思的,让学生说读课文。哪些地方呢?比如,“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仿佛看到了水中的倒影,写出了水之静、水之平……这就是很好的教学活动。再比如,第四段,这里也可以组织一个教学活动:你觉得此处作者眼中的水是怎样的?是清的,亮的,活的,还是?此处作者眼里的水是寒的,为什么是寒?这样串起了后面的情感研读。为什么前文中那么活的水,那么清的水,现在在作者眼中是寒的呢?寒是因为心寒,这段话中有哪几个字要重读,读出寒的意味来……于是朗读指导又发挥作用了。

  最后讨论这节课当中作者用笔重心是为了写出水的清还是水的寒。这其实还是讨论情感重心的问题。

  这四个步骤做下来,它串起了内容、情感、手法层面的学习,课堂活动紧凑而又有张力。

每一次让学生朗读都要有明确的要求。比如,第四段,可以要求读出四字短语内部的节奏,后面作者的孤独悲凉,再安排学生朗读。这里的朗读就不能重复前面要求,可以把重心落在“记之而去”,讨论这四个字怎么读比较好,是该读出余味深长还是戛然而止?在讨论朗读中,完成文本理解。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作者,你离开小石潭的时候,你的心里面有哪些话想说而又没有说呢?这里再把朗读和补白结合起来。大家看,这样的话,是不是就把朗读做出层次感了?

相关文章

  • 《小石潭记》原创徐杰

    余映潮老师在教《小石潭记》的时候也教到了水,研读了“潭中鱼可百许头……”那一句,强调了明写鱼暗写水。但是剑峰在这里...

  • 《小石潭记》柳宗元

    《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

  • 2017-11-22

    手卷柳宗元小石潭记

  • 《小石潭记》与《观第五泄记》、《游媚笔泉记》

    《小石潭记》与《观第五泄记》、《游媚笔泉记》 【甲】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

  • 【新教育·学生随笔】《小石潭记》的“精”“美”

    伊川县直中学八14班 李沂璐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他是唐代的文学家,他曾写过《永州八记》,《小石潭记...

  •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

  • 小石潭记

    再来一遍小石潭。 纠正了几个打草稿时的错字。

  • 小石潭记

    清亮亮的水波纹下,圆滑滑的鹅卵石上,一群斑斓的鱼儿游的时快时慢,它们互相围绕,又相隔一些距离,去啄啄亮晶晶的水...

  • 小石潭记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

  • 小石潭记

    清风拂过绿枝头,烟雨漫进旧梦里,轻轻扬手,拾起一朵清欢,幽幽转身,惊飞几片柳絮,走进五月,我多么愿与花儿倾心絮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石潭记》原创徐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ac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