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更文800字点赞
伍子胥为报父仇竟灭了祖国,为什么还会被称颂呢?

伍子胥为报父仇竟灭了祖国,为什么还会被称颂呢?

作者: 叮_咚 | 来源:发表于2022-07-19 05:20 被阅读0次

伍子胥在我国历史上是非常正面的人物,是著名的贤人。

可是,《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了他为父兄报仇的故事——伍子胥是楚国人,楚国的国君楚平王把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杀了,他为了报仇,跑到楚国的敌国吴国,带领吴国的军队,把楚国给灭掉了,而且还把楚平王挖出来鞭尸三百下。

不是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吗?这伍子胥分明不是好人啊,就算父兄被楚平王杀了,他也应该继续效忠楚国才对啊。你看人家岳飞和岳云都被宋高宗杀了,死得那么冤枉,但岳飞的三个儿子还是继续为大宋尽忠。那才是大大的好人啊!

奇怪的是,翻遍先秦的史籍,比如《左传》《国语》《韩非子》《吕氏春秋》《战国策》等等,提到伍子胥时,莫不交口称赞,肯定他的光辉事迹,说他是“烈丈夫”。

就连屈原都很崇拜他,好几次写诗歌颂他,还表示“浮江淮以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要投入大海去追随伍子胥的灵魂。这是为啥呢?我晕了。

今天读书,终于拨开迷雾见月明了。

原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前的周代,是一个血缘社会,周王把自己的亲人分封到各地,他的亲人又在自己的小国之内,再进行层层分封。这样分封的结果是,周代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大家族当中,效忠于自己的家族,比效忠国家重要。所以当时人们的价值标准是“父高于君”,父亲比国王重要。

《韩非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大意是说鲁国有一个人去打仗,每次在前线都开小差,孔子就问为什么。那个人说:“我是独生子,我如果战死了,我父亲就没人养了啊。”孔子一听觉得这个人道德真高尚。

这个故事当然有夸张的成分,但也说明了先秦社会是以家族为单位的,提倡“父高于君”。而伍子胥就生活在那样的社会中,既然“父高于君”,他的行为当然值得称颂了。

秦始皇统一中国,把血缘组织打散,建立了高效严密的官僚体系,社会价值观也从“父高于君”,变成了“君高于父”,人们要忠于国家,而不是忠于自己的家族。民众在日常生中遵循“心里不能有其他,只能有君主”的新准则。举国上下,皆以君主之是非为是非,以君主的利益为利益。

所以,在秦代之后,中国人开始推崇另一种价值,叫“舍小家顾大家”,叫“大义灭亲”,叫“忠孝不能两全”。不管皇帝怎么对待自己的臣民,臣民都不能反抗——所以岳飞的儿子也就不能以伍子胥为榜样,去投奔金朝,并帮着金朝灭了宋朝了,他们继续效忠大宋才值得尊重和褒扬了。

看来,书中不仅有黄金屋、颜如玉,更有解迷惑的良药啊~

相关文章

  • 伍子胥为报父仇竟灭了祖国,为什么还会被称颂呢?

    伍子胥在我国历史上是非常正面的人物,是著名的贤人。 可是,《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了他为父兄报仇的故事——伍子胥是...

  • 年味儿——糍粑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臣子伍子胥为报父仇投奔了吴国,想从吴国借兵讨伐楚国。他来到吴国帮助吴王阖闾坐稳了...

  • 为祖国而读书 - 草稿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而读书 ,我会铿锵有力的回答到,为祖国而读书 ,为什么呢?因为是祖国养育了我。 ...

  • 【老秦人的故事】77、复仇之路

    上面我们讲过,伍奢被杀,伍子胥逃亡海外。那么伍子胥是如何逃亡的呢? 伍子胥首先打算出楚国去宋国。 他为什么出宋国呢...

  • 儿时记忆中的美食--糍粑

    相传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将军伍子胥为报父仇,投奔到了吴国。在吴国建城时,他命人将大量糯米蒸熟压成砖块放...

  • 《九章》51之惜往日--关于伍子胥

    吴信谗而弗味兮,子胥死而后忧。 整体意思:吴王听信谗言,逼死了伍子胥,伍子胥死前预测了吴国将被越国所灭,果然如此...

  • 白公之乱(一)

    伍子胥在吴楚柏举之战中,五战之后攻入楚国都城郢都,楚昭王逃走。 到此时,伍子胥的复仇计划完成了,他终于灭了自已的母...

  • 成吉思汗为报父仇建元朝

    宋代传至宋真宗、宋仁宗时,女真族建立的北方政权金国大举南侵,导致了北宋覆灭,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继位,建立了南宋,从此...

  • 2022-03-09

    今天煤球火灭了 我心中的光也随着灭了 又不停的问自己 为什么要经历读研究生这样的过程 为什么我已经那么努力了 却还...

  • 我为祖国点赞

    我的天!以前的村庄真是太乱了,可是为什么却焕然一新呢!现在读了《我为祖国点赞》才知道,祖国越来越富有也越来越有智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伍子胥为报父仇竟灭了祖国,为什么还会被称颂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ad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