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来源于知乎上的一条邀请,题目叫作“假如你命中注定永远不会成功,永远平庸,永远孤独,你如何生活?”难得遇到我可以聊聊的题目,我试着答一答看。
其实我很早的时候就大概了解了这件事,我想很多人都了解。其实可能真实的命题应该去掉“假如”。我们所接受的儒家文化教育,在所谓成功这个概念上,大概指的是出将入相,再不济,也是巨商名贾,富甲一方;再退而求其次,是蒲松龄那种,功名未成,摆个茶摊收集故事,出一本《聊斋志异》流传千古。翻译成现在的语言,那大概是——要在某一领域有非常耀眼的成就。
我小的时候成绩不错,单从这一方面来说,我可能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在老师们孜孜不倦的鼓励和表扬中长大,对于成功,有着志在必得的野心。高年级有一个小姐姐学习最好,于是我幻想长大了我们俩在某一商业领域双雌争霸,或者我俩打入政坛,变成举国唯二的女政治家。
后来就破灭了。我知道了原来我生长的那个小村庄其实仅仅是一口井,我所能看到的世界,大概是真实世界的一颗小水滴,我能掀起的小浪花,甚至不如蜻蜓点水激起来的那一朵。
然后我就回归真实世界了,我后来知道的是,其实我自己也并没有那么要强,我所希望的,可能仅仅是平和温暖的生活,一家人的小康。然而你知道,其实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仅仅是活着就已经用尽了全力。当然,年均千万的知乎用户不在此列。
在信息密度极大的今天,我们仰赖电子设备生存,每天收到各大平台的推送和通知,以为自己重要得不得了,可是随便关手机一天再打开,你就会体验到现代社会最大的刺激——比接到100通来电更刺激的是——没有一通来电,没有一条微信。哦不,可能还是有的,那个没多少人的公众号“里面和外面”推送了一篇文章,叫“假如我真的一生平凡”。
生于凡俗,那就未免被凡俗所累。存在感是现代社会不弱于安全感的存在。学生时代不小心在大家面前犯一个错,你就记了二十年,可是和当时的朋友再谈起,她早已不记得。我们总是自以为是地要所有的别人关注自己,其实不过是沙漠中微不足道的一粒沙,被风一扬,无影无踪。
渐渐喜欢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小飞虫,有着硬硬的黑色外壳,是天地间最微小的生命。春天我就生长,夏天我就玩耍,秋天我就唱歌,冬天我就安眠,时间到了,就一个人死去,不发讣告不开追悼会。不妨碍任何人,只是随着自己的心,想飞就往高了飞;不想飞了,就找一个小树枝停下来,谁也不准说我浪费生命。
这是我的答案,其实上一段是我8年前写的,现在我还是愿意当那只小飞虫,闲庭信步,信马由缰。其实你懂,我要的可能只是自由。然而自由多可贵,那首被用烂了的诗是咋说的来着?
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平凡固然平凡,但是不妨碍我们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扑腾遨游,凡人有凡人的快乐,高贵者有高贵的痛苦。我们安享自己小小的幸福,也要努力把自己变成更好的人。不是成功,或者不仅仅是成功,我们可以有更多维的价值取取向。但不管是什么,还是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是我们啊,是每一个平凡的你我,构建人类大厦,平凡却炙热。
这里是“里面与外面”,联结内部心灵和外部世界,获得自我成长,愿你通透豁达,淡定从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