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大学之前,我们每一个人都被传言误导着。说,上了大学就自由了,上了大学就轻松了,可以放飞自我了,再也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那颗渴望自由的心了。
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都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话没错,而且每一个对自己有要求,且有目标的人,都会在高中那几年发奋读书,更何况是那决定人命运的高三。
可以说高三的生活就是一天从早到晚都是坐在教室里,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其余的时间就都在课桌前拼命刷题。
那是一段如狗一般的日子,不然“高三狗”此词何来。就连哈佛大学都有这么一句校训: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The dog equally study,the gentlenman equally plays.)
你要是不像狗一样拼死拼命地学,天资平平的你又怎会在高考这独木桥上领先抵达目的地呢?
犹记得:
高三时
课桌上堆满的课本
每天做不完的作业
吃饭之路都是百米冲刺
从早到晚都是考试
……
不得不说,那段日子虽美好,虽充实,可是,那段时间却是度秒如年,只想再点把日子给熬过去。
是啊!高三苦,高三累!



可是每一个人从幼儿园、小学直到高中,都有着父母的约束,有着学校的管理,无时不刻都有人在鞭策你要你去往好的方面发展,可是,上了大学却没有了,因为你长大了,要自己做决定了。
父母不再会给你安排人生,更多的只是一些建议,就算给你安排,你也不见得会听,是吧!
其次,学校也不会再像中学一样管你了,老师也是一下课就走,大多数学生和老师之间基本上没有什么交流,连交流都很少,更不用说他们能带给你多少约束力。
大学和中学的区别可能就在这里:
l 学习上更加专业化更加具有广泛性,从专业上说你是主要学习一门专业知识,对它进行系统学习,涵盖着该专业的各个方面;其次是学习的广泛性,它不像中学仅仅局限于一些课本知识,比如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化学……而大学所学的知识要更加广泛,涵盖很多方面。
l 读书很重要,但是其他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中学阶段,以中高考为阶段目的,往往出现了唯分数论英雄的情况;而大学却是完全不一样,大学对于优秀的定义更为广泛,不仅仅局限于专业分数,还在于其他能力比较。
l 管理体制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中学一般都是封闭式或者是半封闭式管理,那么大学就可以说是开放式管理了。中学阶段每天的课都被安排的满满的,大学则相对于而言灵活性更大,有时候一天的课是很少的。因此,大学相较于中学管理上是更为松懈的,也就是说,中学是他管,而大学更多的是自我管理。
中学阶段的学子们都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那就是中考和高考。
那么大学生呢?
是什么?
可以说最终目标是就业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
那么大学期间的小目标小要求呢?
我想,这应该是因人而异的。
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选择,而这些选择是完完全全不一样的,不能说哪种选择是错的哪种选择又是绝对的正确,选择本身是没有错的,只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想法不一样罢了。
有些人认为大学很闲,不像中学阶段每天都有任务,而现在每天除了上课好像就没有别的什么事情可以做了。
其实,中学阶段只是你学习前的预热,算不上真正的学习,大学才是真正地学习,大学才是拉开人生差距的开始。
每天除了基本自习及上课之外还有很多事可以做,就比如:
² 读书,一个人只有多读书,才会懂得更多,才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读得多了,气质自然也就有了。
² Get新技能,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学习一些技巧性知识,学学PS,修图还能把自己弄得美美哒!办公软件你学精了吗?以后做什么办公工作至少还能拿得出手
² 培养一种兴趣,它可以是音乐、可以是舞蹈、可以是魔术……因为它至少可以在别人要你表演节目秀一个时,你至少有拿得出手的东西,而不是不好意思的说我什么都不会。
² 坚持锻炼身体,可以是跑步可以是瑜伽可以是减肥操,只要喜欢,什么都可以。
² 还可以再学习一门外语,除了英语。
² 语言本身是没有国界的,在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提升的方式,是在为自己增值。
² 去旅游,一场有计划的旅游,去看看这个世界,认识更多的人,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² 可以去参加更多的活动更有意义的活动,去提升自己,你会发现在每一个活动中都能重新认识自己。
等等。
这个世界有很多等着我们去做的事情……
所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很多事情要做,只是有些人选择了轻松,有些人选择了忙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