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开始的地方
那一年(1998年),我开始上小学。模糊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分享课堂,老师叫我们一一说出自己的梦想。小小的我长大后想当老师(我想那时候接触得最有学问的是老师,应该是对老师的崇拜吧),从此,梦想的种子开始萌芽了。
梦呈现蓝图的地方
那一年(2004年),我上初中了。因为离家近,所以走读。丝毫没有想家的感觉,反而想离开家。由于小考(小升初)成绩还不错,被选为班里的学习委员。我的内心是拒绝的,但我没能说出来,后来听说班主任是临时的,也就一直没说,直到初一结束。(由于自己不想当,为此这学习委员也就像是挂职一样,自己也就没用心、尽责,最多的时候就是帮老师抱一下作业,抄一下习题,但帮我练了一手还算不错的粉笔字,真心的感谢!)新的班主任来了,他是那年刚考上的老师,那时候的我们难免对异性产生好感,所以看到班主任的第一眼是帅,但后面的日子就惨不忍睹了,他的脾气很暴躁。他教我们英语,对英语感兴趣的我,那些年里常拿第一。就这样迎来了初二、初三的日子,初二开始分班,很荣幸的分到了“快班”,同时初一新班主任也辞职了(不知啥原因)。老师们都非常的优秀,特别喜欢物理、政治、语文、数学老师。由于物理和政治老师初一就教我,所以比较的熟悉、亲切。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都给予了我许多的帮助。物理课上,老师总是天花乱坠地给我们讲大学生活如何的美,如何的自由,如何的潇洒。从这一刻起,梦开始有了蓝图,但并没有冲着老师去,只想考一所大学。要想考上大学,那么必须得考上高中,于是开启学霸模式,果然不负众望,我考上了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
那一年(2007年),开启了我的高中生活。这也算是满足了初中离家的心愿,心情非常激动。初一认识了好多朋友,至今关系都很不错,虽是一个很乱的班级但都很团结。无忧无虑的度过高一后,迎来了高二的分班、选科。这时开始纠结是选文尼还是理。为此常穿梭于教室与教务处之间,前前后后一共改了四次。最终是在地理老师的帮扶下选了“文科”。这是我高中里印象最深的一次谈话,那一晚被感动得稀里哗啦。从此梦想的蓝图越来越清晰,想考一个好的大学。但2010年的高考我落榜了,歇斯底里的怒吼,心里想着梦碎了。回到家后,思前想后,还有一条出路那就是补习,又开启了拾梦的征程。或许是命中注定又或许只是巧合,隐隐约约只记得那是八月底的一天,怀着绝望的心情去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结果到那个高中后发现,那一天正在招补习生,是报名的日子,还遇到了一些老同学,顿时兴奋不已,又看到了希望。从此,高四的学习生涯开始了,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丝毫没有喘息的机会。那一年我也刚好18岁,记忆中似乎没有什么成人礼,就那样顺其自然的过渡了,但决心更加明显了,一定要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在紧张、煎熬中痛并快乐着。就这样第二次高考如期而至,这一次淡定了许多,没过多久高考成绩也如期而至,虽不理想但也有些许安慰,上了二本线,我也没在考虑补习的情况,想着二本也不错,就约着好朋友填报了志愿,由于儿时的梦、教师工作的稳定、长辈的愿望等等,最终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选择了师范。没过多久也收到了红河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收到通知书的那一刻,非常的激动,就这样离梦想越来越近了。
圆梦的地方
那一年(2011年),开启了我的大学生活。怀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远离家乡踏上了圆梦之路,我来到了象牙塔。有人说:“大学没挂过科、逃过课、谈过恋爱,就不算上过完整的大学。”可我只做过一件:逃课。象牙塔的日子,不是不完整是一个个的遗憾。虽参加了一些社团,却无所获;没能学会一种乐器;没有培养一个兴趣;没有坚持学英语;没有认真的学好专业课,特别是音乐、美术、书法……太多,太多……



时光匆匆,象牙塔的生活接近尾声,大四来临了,面临着就业的问题。记得那时听到做多的就是“毕业=失业”,大家都很焦虑,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到底要干嘛???考研?考事业单位?考公务员?考特岗?考村官……见到最多的就是校园招聘,每次我都只是路过,那时候的我们忙着做简历,投简历,等通知……可我啥也没想加入了“特岗大军”,因为这是我一心只想着回家,而考特岗的概率最大。从此,开始了各种复习,当年图书馆占座位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就这样日复一日,特岗考试如期而至,可我又落榜了。接着论文答辩,毕业典礼……每个人都一路奔波着找工作,我灰溜溜地回家了。说实话找份工作不难,但要找份适合自己的,喜欢的工作却很难。其实,我还可以报考其他地方的,但想着离家远,我也就放弃了。呆在家里也不是办法,于是开始找工作,在离县城不远的地方找了一家幼儿园,很顺利的进入幼儿园上班,看着孩子们天真的笑脸,感觉到当老师真的很幸福。我开始边上班边看书,准备考试,但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偶然间有朋友问我:在这么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你想不想去贵州?当时朋友还跟我说了好多这边的优点:1.特岗教师招得多;2.工资高(高云南差不多有五六百);3.压力相对小等等。听到的时候有点心动,但我并没有考虑,因为离家太远了。随着一年又快要过去了,在外漂泊的日子总是很难受,很想让自己安定下来,不想让父母操心,特别想找份有关教师的稳定的工作。于是在朋友的说服下,我和其他两个朋友报了2016年贵州省赫章县的特岗,很幸运,层层筛选下来,我们都被录用了,就这样糊里糊涂的签了合同,内心也并不是很高兴,只是有一点点安慰罢了,至少可以“脱贫”。同年我还考了家乡的特岗,竞争那个激烈,看到报名人数的时候,心里就想又没戏了,果不其然,又落榜了。之后就这样在家呆着……时间总是很快,赫章县的文件出来了,要求8月22号岗前培训,我开始纠结,挣扎,去还是不去?很显然在这样一次又一次落榜后,而自己又急需一份工作,年纪也越来越尴尬,又面临着违约金的赔偿等种种原因,我选择了异乡,真可谓是:理想很丰满,现实给骨感。就这样梦实现了,却离家远了……

初识这所小学
2016年8月20日,我脱着沉重的行李,开启工作的旅程,一路的奔波,记得当时 早上10点半的班车,一直坐到晚上十一、二点,对于我这个晕车体来说,真心的难受,一路吐的稀里哗啦,到的时候已经快十二点了,就随便找了间旅社住下了。21日又拖着行李去报道,22日正式开始培训,为期一周的培训很快就过去了,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句口号——“扎根山村,奉献青春,赫章形象,向我看齐” 。

带着自己的所获所得2016 年的8月28日,在各位领导,同事的帮助下,我来到了这所小学:它是一个教学点,但在签合同的时候并没有标明,只有三个年级,四个老师,很明显是包班的节奏,而且我是这所小学的第一位女老师,瞬间压力山大呀。怕自己给予他们的太少,太少,瞬间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
在这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小插曲——我的行李箱不见了。这里的领导都帮我到处询问,瞬间内心有了一股暖流,暖暖的。到了学校后,心又拔凉拔凉的,学校是这样的


但看着是新刷了一遍,还算舒服,再听听其他老师眼中以前的样子,甚是感到欣慰。还好通车,通电,通网,通水。刚想询问这里的水怎么来的时,校长就发话说要去修水,内心又凉了,出于好奇,想要了解,就跟着他们去了,学校离水源差不多有三四公里,远就不说全是山路,瞬间全凉了,修好水回来都已经五六点了。但内心期待明天快点到来,心中甚是欣喜,但又紧张,我的第一课应该跟他们讲什么,怎么讲,于是还上网搜了一下,问了一下这里的老教师。由于路途的奔波,跟他们闲聊了一会儿,我就休息了,期待着明天的到来。
第二天来临了,我特意起了个大早,准备开学第一课,又激动又紧张。8点半铃声响了,校长带我进教室,顺便给同学们简单的介绍一下,然后我开始了解学生,从了解名字开始,一点名发现孩子们竟然连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只知道小名,只会讲方言,我啥也听不懂,瞬间懵了,更别提叫他们自我介绍了。再看看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神,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我决定要把我的所学教给孩子们,一定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工作也从带这帮小不点开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