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问》读书笔记二十四
对于自律而言,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说法。可是,自己为什么会跟自己做对呢?事实上,阻止我们的,往往并不是目标本身的难度,而是我们因为畏惧这个难度,而预先给自己设立的“到此为止”的界碑。简言之,就是当一个人面临考验时,为了避免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会故意给自己制造障碍,为之后的表现不佳制造借口。
对于这种“自我妨碍”心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道理很简单:认清楚别人的“自我妨碍”,有利于解除自己的“自我妨碍”。很多人之所以自暴自弃,一是因为觉得自己太倒霉,怎么做都不成功;二是在遇到困难时忍不住会想:努力就能成功吗?万一不行怎么办?究其根源在于:你上了别人的“自我妨碍”的当。你觉得自己的努力会被嘲笑,是因为你“以为”别人没有在努力,你觉得你已经很辛苦了却没有看到成果,是因为你“以为”别人没你那么辛苦,却能轻松取得比你好的成效。你的“行动式自我妨碍”,就是因为相信了别人的“声称式自我妨碍”,也就是说,别人说说而已,你还真信了。要知道“声称式自我妨碍”是普遍存在的,所以你永远不知道别人有多努力;“行动式自我妨碍”也是普遍存在的,所以你永远也不知道别人的真实实力有多恐怖。如果了解了这些,你还好意思“自我妨碍”吗?
今日小学问:由于“自我妨碍”的存在,我们很容易给自己的退缩找到原因,不敢成为优秀的人。所以,你一定要认清这种心态,至少不要让别人的“自我妨碍”影响到你的判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