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井印痕之春彦

作者: 半井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19-01-22 16:22 被阅读10次
半井印痕之春彦

第579枚。

石材:壽山石。葉片鈕(巧色)

印面大小:1.8×1.8cm。

釋文:春彥。

第一,説春。

萅(春),推也。从艸,从日,艸春時生也;屯聲。(《說文解字》)

按湯可敬解釋為:萅,推出(萬物)。春日和暖,草木發生。

“春”字的甲骨文字形比較多且多有差異,金文字形亦然,不過基本構成要素必有“日”和“屯”。甲骨文字形中往往會加上“木”字,基本含義應該和《說文解字》解釋一致。

由草木在春日裡萌發基本含義引申出萌發的季節——春天之義。

如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又引申出生機勃勃、充滿活力之義。

比如: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詩人之間的應答在後人看來是這麼雅緻,白居易贈詩替他鳴不平“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劉禹錫的答詩則顯豁達亦富含哲理:我是沉舟、病樹,但見萬木春發,千帆競渡,也應振作。所以尾聯接著説“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人顔不再春,桃色有再濃。(孟郊《古意》)

又引申慾望了,比如“春心”,“懷春”等詞。

唐人又曾以春代指美酒,大概是酒醉後的狀態與慾望萌發的狀態相似之故。

平之石冰春,劍南之燒春(李肇《唐國史補》)——劍南春的名字在此就有記錄了。

玉壺買春,賞雨茆屋(司空圖《詩品》)——“買春”一詞可別誤解了,這裡是買酒之義。

第二,説彥。

彥,美士有文,人所言也。(《說文解字》)

簡化字上寫為“立”去底部一橫,已看不出“文”之義了。

彥,賢能的士人有文采,是人們歌頌的對象(湯可敬解釋),此為解釋之一。另有解釋,文及三撇均指筆劃紋路,“厂”字字符一般指巖石,前後者疊加當指畫在巖石上的紋路圖案甚至文字,後世用“彥”來指知曉這些圖案文字的人,這類人是部族裡的賢能之人,而這個字的本義則加“言”為“諺”字來表示。

又有金文字形“厂”下不是三撇而類“弓”,故有解釋為有文有武者為美士。

個人傾向於第二種解釋。

彼其之子,邦之彥兮(《詩經·鄭風·羔裘》)——詞人周邦彥的名字當來自此句,邦國之美士。

我挺欣賞的一個演員吳彥祖,他的名字不知有無出處,“祖”字於“彥”字之後,我見識淺陋,不知該如何解釋,或者解釋為“崇尚”?似乎不可能解釋為“美士之祖”吧?這樣可能太狂傲了。

最後再錄一句周邦彥名句:

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蘇幕遮·燎沉香》)這樣的宿雨放晴景象實在太美,快節奏生活的我們怕是已無福消受了,連詞中那份思鄉之情也淡之又淡了。

第三,刻印。

“春”(萅)字字形選自林皋篆字,無草字頭。“彥”字字形為小篆。線條略粗,邊框與其配合兩頭略細中間略粗,空間調配一下。

半井印痕之春彦 半井印痕之春彦

相关文章

  • 半井印痕之春彦

    第579枚。 石材:壽山石。葉片鈕(巧色) 印面大小:1.8×1.8cm。 釋文:春彥。 第一,説春。 萅(春),...

  • 半井印痕之湘

    釋文:湘。石材:老撾石。 字形以甲骨文為主體。三點水中間一劃兩頭出邊框,流轉不息。

  • 半井印痕之孫

  • 半井印痕之大雨

    前幾日大雨連綿,刻“大雨”以記之。 石材依然是老撾石,老撾石接近壽山石石性,雖然還是存在黏刀的弱點,但是價格擺在那...

  • 半井印痕之秋月

    诗人们是如此地喜欢“秋月”,请看: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湖光秋...

  • 半井印痕之雪峰

    释文:雪峰。 石材:寿山芙蓉石。 雪,凝雨說物者。从雨,彗聲 。 ——《说文解字》此处采用《说文》篆字字形,与“峰...

  • 半井印痕,失误总结

    图中为失误一例。 石材:丹东荔枝冻(石质较粉) 印面大小:约2.8×2.8cm。 释文:湘知易。 昨晚,应简书书友...

  • 半井印痕之夏

    石材:寿山芙蓉石。 印面大小:1.0×1.4cm 这枚小印章石质细腻,润泽淡绿,难得。 夏,中国之人也。(《说文解...

  • 半井印痕之稚

    第566枚。 石材:壽山芙蓉石。 釋文:稚。 第一,説稚。 稺,幼禾也。(《說文解字》)稚,說文解字寫稺,依篆韻部...

  • 半井印痕之世涵

    第568枚。 石材:壽山石。 釋文:世涵。 第一,説世。 世,三十年為一世。(《說文解字》) 三十年為一世,以現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半井印痕之春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ofr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