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读书达人成也决定和国内著名知识分享平台《得知》合作,做一档《成也读书》节目。
通过“黄金圈思维”,想通了“why”-为什么要做这档节目(底层动力)?开始思考“how”怎么打造这档节目时,想到了《系统思考》(美:丹尼斯·舍伍德)里提到的“系统思考”。

什么是系统思考?就是指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注重的是事件背后的结构和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比如:
石墨与钻石由相同的碳元素构成,只是碳元素的组织方式不同,展现出来的性质就截然不同。
一件事情发生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是由系统整体结构决定的。
“系统思考”记住两个关键词:系统、思考。
一、系统是一个回路(因果)网络。
也就是系统是闭合循环的,系统中的每件事情都相互影响,影响有正有负;因就是果,果就是因。
比如一家大型零售公司,为了扩大销售额,在第一季度推出了多种促销手段,使季度销售额增长了50%;但紧接着在第二季度,销售额却突然下降了50%。原因是第一季度搞促销活动,吸引了许多顾客提前购买,把应该在下季度购买的商品提前买了,而总需求容量本身没多大变化,这样就使得第二季度的市场需求急剧下降。
我们研究事物,要从关系入手,不能从现象出发,把二季度的销售额下降,归集为营销不力。
系统内的影响有时会有时滞(时间滞后,比如一季度到二季度)问题,系统的关键常常被时滞带来的假象隐藏起来。
二、思考时要找到关键元素。
关键元素的微小变化,会导致系统行为发生显著的变化。关键元素往往是“反直觉的”。
一单位职工楼,其中固定的一部分家庭,用电总比别人家少30%,什么原因呢?后来发现开发商在给职工楼安装电表时,因为工程原因,这部分家庭的电表全部安装在门口前厅;而其他家庭安装在地下室。
这里的关键元素就是“电表容易被看到”。
(及时反馈、正确位置,对系统的行为常有很大的影响。)
成也开始考虑:
一是系统性。自己有个“成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正进入快速发展期,不能影响主业。《成也读书》影响不是太大,它的潜在好处是一方面带来将自己的兴趣发展为新事业的潜在机会;另一方面,如果品牌打造成功,会对自己主业产生正面影响,而且也能为以后的转型提供可能性。
二是关键性。把这档节目打造成细分领域的知名品牌的关键问题在哪里?(黄金思维圈)
如果要使品牌知名,就要增加曝光量,曝光量的关键是平台推荐和节目发布频率。
平台推荐是根据你的销量决定的(系统是一种仿自然生态),销量又是由购买率决定的。用户购买、重复购买主要看你品牌美誉度,品牌美誉度就跟节目质量有关。
总体来说,这档节目打造成功的关键是节目质量和节目频率,也就是“内容生产能力”。

成也接着开始思考:如何在“得知”平台上提高内容生产能力?
“得知”是内容生产和分发平台,宗旨是:围绕知识学习,帮助用户节约时间,提升学习效率。首先是自己讲什么(内容定位),如果光讲“干货”,与平台上其他人重复,用户也腻烦,品牌个性不明显;要再细分再寻找,找到自己的独特品牌形象。
成也立即想到:读书方法。这是他擅长的,自己在其他读书会上也多次分享,积累了很多经验,还写了一本《好好读书》;黄海大学因而专门邀请他为大学生讲课,获得一致好评。其他人要么没想到、要么不擅长。
另外,由于这方面沉淀深、积累多,又有自己一套成形的系统,所以也能保证内容产出的持续性。
想到这,成也松了一口气。
但录了几期后,成也发现问题来了:一期节目,从读书到提炼核心观点到提炼读书方法;再到录制初稿,有时还要反复重录,基本要花四、五天时间,直接影响了公司业务。
怎么办?这里他想到了《精要主义》(英:格雷戈·麦吉沃恩)提到的“二八法则”。
待续
18120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