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好社群运营,其中的用户画像非常重要,用户画像的概念最早由交互设计之父Alan Cooper提出,是建立在一系列属性数据之上的目标用户模型。一般是产品设计、运营人员从用户群体中抽象出来的典型用户,本质是一个用以描述用户需求的工具。
我们作为运营人,最基本的就是要把我们面对的用户画像给整理出来,我们为了达成一个运营目标,无论是涨粉、促活还是转化,用户画像都是基本,知道面对的是谁,这群人有哪些特性,才能尽可能的保证运营效果!
在为公司做运营时,如何向老板或领导来描述,为何要做用户画像:
1.用户画像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社群目前拥有的用户群体特性;
2.用户画像能帮助公司指明方向或我们要哪种目标群体进入我们的潜在群体中;
3.让我们更加了解社群用户的需求,能更加准确的提供他们更加感兴趣的内容,或是策划出他们能更加感兴趣的活动;
4.用户画像做好后,我们作为运营的一份子更能精细化运营,而不是定一个大而广的方向。
做好用户画像后,又该如何运营好一个社群呢?
价值观:认同商业之美,崇尚自我奋斗;反对屌丝文化,乐于奉献共享。
规则:罗伯特议事规则;班长推举制、唯一授权;凡活动必须报备;不允许谈论政治、宗教。
结构:总部—班长—组长—书友。
互动:官方活动+自发活动;线上活动+线下活动;免费活动+收费活动。
利益:组织活动、分配福利;销售产品、获得分成。
个人分享以前做的一个社群运营方案:
1.社群运营的定位
任何工作都要有自己的定位,不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做着做着就不知道自己在干嘛了!确定我们做社群运营的主要目的,能为公司带来什么价值。明确后再做执行,这些也是为了以后我们自己的工作带来一种保障,而不会做着做着,老板差句嘴,技术差句嘴,媒介差句嘴,谁都来差句嘴,最后改来改去,社群被他们差句嘴,差跨了!
2.制定社群规章制度
任何群体都要有制度的约束,不然也是一样自己辛苦建立的社群,说不定就会被自己的用户给玩垮。每有一个用户的加入,作为社群运营人都要主动发送本社群的制度(如不允许发私人广告,提醒几次,第几次踢等等)
3.提高社群活跃度
社群的活跃度是判断一个社群质量高不高的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可能老板领导也会考核这么一项内容,除了用户他们在群里的讨论以外。我们作为一个社群运营人,要每日发送行业或品牌资讯、话题性讨论、活动分享、奖励措施等。当然这些的大前提都是基于用户画像的,这也是为什么最上面得先提到用户画像。(如:一群素食主义者,你给他们推送吃羊肉好还是猪肉好,没多大意义,费时费力。)
4.社群运营传播内容的优先级
文字>图片>视频>语音>H5链接>文章链接
5.社群运营的核心人物
社群运营必须得有一个核心人物,或者说是大家口里的大佬,@某某大佬看看这个问题怎么解释或某某大佬3000元买什么手机性价比最好等等,要让用户心中产生一个权威的人物,这个人物可以是运营者自己,也可以用小号伪装,也可以邀约一些行业知名的大佬进群。
6.社群引流
很多刚接触社群运营或运营的小伙伴,我记得最多的就是他们会问我,引流引流引流怎么做。任何需要引流的任务,必须要做规划,上面也有提前说,就是建立社群目的和计划,而不会在执行中防止还有别人来插嘴,这要求那要求。不一切都得按自己初次制定的计划执行,除非自己的计划完成后,效果不理想,再做调整。
1.做海报发到(用户画像)判定结果的聚集地,比如某豆瓣小组、某贴吧、某简书等。
2.找更多拥有相同接近的用户画像社群,互换资源
3.在自媒体平台发送能够吸引同类用户画像人群的内容
http://bbs.zhanzhang.baidu.com/thread-2183962-1-1.html
(出处: 百度站长社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