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遇朋友圈,是在高考结束后。
彼时,手里拿着人生第一部属于自己的智能手机的我,颇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之感。新奇、忐忑、激动……种种情绪纷至沓来,使我发个QQ消息都要斟酌良久,更不消说展示自己生活的朋友圈了。我就像个即将出发去见男神的怀春少女,生怕自己哪儿装扮不得当,出发前总忍不住再三检查,揽镜自照,再默默加油打气一番,才敢踏出房门,摁下发送键。
但即便如此,我那个时期发朋友圈的频率仍是目前为止我发朋友圈的峰值。无他,实在是因为遏制不住想发的心情,看见漂亮的花,想发;遇见有趣的事,想发;看到好玩的书,想发。尽管由于羞怯导致许多说说胎死腹中,但“艰难”孕育出来的孩子仍是一大把。

不知不觉,就到了大二。
大二,开始看一些自我成长、时间管理的书籍,同时被知识付费的浪潮一再洗刷,自以为在网上愿意为知识付费的我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沿。胸无点墨却又夜郎自大,盲目信任“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自我价值的提升”这句话,认为发朋友圈这种行为非但对自我提升没有用,还导致我花很多心思在别人的评价上。
但,别人的点赞和评价于我又有什么实际作用呢?发朋友圈免不得要看别人的朋友圈,否则别人给你点赞你不给别人点赞不是很不够意思,可别人的生活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我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啊。
于是,索性关闭朋友圈,不发也不看,颇有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遗世而独立的自傲感(现在想想真的很蠢),觉得为自己节省了很多自我提升的时间。可实际到底有没有自我提升呢……这么说吧,没了朋友圈,可还有各种好玩的app啊!
后来,准备考研,就没心思想朋友圈这件事了,虽然那时已经隐约体会到了关闭朋友圈所带来的种种弊端。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就到了现在。
不得不说,人真的是一种不断变化的生物,看待问题的角度在不同时期也会相差甚远。我开始意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开始理性看待“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自我价值的提升”这句话,开始思考自己之前心态上存在的问题。
其实之前我关闭朋友圈,何尝不是一种逃避呢?怕看到别人光鲜亮丽的生活,怕看到别人取得的成绩,于是索性不看不关注,将自己刻意封闭起来,可这样又为自己带来了什么呢?
是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的心安理得的颓废;是对别人现状的一无所知,是以有些事情想找人帮忙都不知道该找谁;是对周围发生什么事情的信息的缺乏,毕竟一个人的信息来源终究有限。
所以,我又重新打开了朋友圈。
但这次,我不会像刚开始那样遇到什么好玩的事情都想着要发朋友圈,有些时候自己的生活确实和他人没有关系。我会发,会发一些自己做成的事,自己取得的成绩,比如简书日更到官方会有小礼物的时候(据说是45天?),我会发朋友圈,这样做是为了展示自己,让别人知道自己目前正在做什么和具有的能力,方便他人和自己产生联结。他人的朋友圈我也会看,为了了解别人的现状,为了获知有用的信息。
这就是我目前对待朋友圈的态度。
这些就是我目前和朋友圈的恩怨情仇。
工作之后可能情况又会转变。
谁知道呢?
毕竟,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啊!我和朋友圈的恩怨情仇,仍在不断续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