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看的公众号文章,高频率出现内卷这个词。许多人正在激烈地讨论,什么是内卷,内卷从何而来?
有人指出,内卷是从英语involute翻译而来,它原本是一种贝壳,这种贝壳不向外生长,而是在内部形成越来越复杂的构造。
内卷是一个奇特的社会学现象,任何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在不断完善自身的过程中,会将体系的演化趋向于复杂精细。
一个外来的词汇,对一个成熟稳定的语言体系而言,往往会形成思想上的噶命。
辛亥噶命,从根本上就是西方有新的东西凭借着强大的武力,硬塞进了中国这只内卷了两千多年的,已经发展出精致内部体系的贝壳之中。
新事物的到来使大清国精致的内卷运作产生痛苦,它使秩序产生了混乱,这种混乱最终形成了挤破贝壳的力量。
当时的知识分子对这种打破旧平衡的新生力量的到来欣喜若狂,他们小心地呵护它,称这种呵护为维新。
一只青蛙跳进了井里,告诉井蛙国的青蛙说,世界并不只有井底这一小滩水,井的外面有很多可以觅食、游泳、嬉戏和栖息之地,有池塘,江河湖泊,还有神秘莫测的大海。
当一个封闭自足的体系中的思想走到思无可思,想无可想的尽头时,便会突破原本枯燥重复的内卷,转而寻求向更大更广阔的外延扩展。
因此,内卷这个词的出现,是适时的,它是对狭小体系的无意义的精致循环的厌烦与反对。
当内卷被反复提及时,意味着一场试图冲出井底,发现并体验全新世界的噶命,在井蛙之国已然,悄然地发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