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我是刚来武汉的。
武汉可真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年轻的学生居多,一个青春活力的城市。走在街上一两日,头发就油沥沥、脸油乎乎,就是玩笑话“可以炒菜了”。
一直以建材销售为谋,换了个城市也要重温旧业。
工作起来,激情满满,善于学习,企业的加班文化,我更是举手赞成。
对市场,客户的陌生,与自己所想相差甚远,导致一段时间里工资入不敷出。
好在这种努力,让我在工作中,业绩能力上有实质性的积累。
春天播种秋天收获,那时刚进入夏,所以不着急,哈哈!
入秋的时分,我的收入逐渐递增。
努力是有收获的,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然后寻找解决的方法,工作能力也会逐之增长。
后来,出现了一小插曲。
写作想法,有一天冒了出来,当时想法浅显,纯粹想,并没有去实践。
这个细小的想法,持续了好几个月,因我害怕写的太烂,害怕别人的取笑,自己从起点上说这方面并没有优势。
一次回老家,晚上杵在屋里,思来想后,一鼓作气的写了篇短文,这勇气也算是突然而至的吧!
写出后,我的心里无名的畅快,一畅快,喜欢的不可收拾。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那么多观众,人们更关心自己的事情,踏踏实实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想太多。
我的顾虑也就随之瓦解了。
改变思维,实践是第一步,只想不做,都是指雁为羹。
那以后,我甚厌公司的加班文化,休息我也决不出门,白日里我还偷些时间,这一切都是想着多阅读一些书籍。
起点低的原故,阅读的书籍也是了了数几,写作就是大量的输入,再输出,很长的日子里,我并无更文,而是以阅读,作读书笔记为主导。
家里摆着大小各异的书,长时间的无输出,让我更畅逸在阅读里。
这种状态,危机感也从心里偶感袭来。
那以后,我刻意在本子里输入着见、闻、感,虽写的不好,但也觉得是种进步,哪怕每天的文字偶尔会只言片语。
喜欢读书固然好,也要爱上伏案的日子。
工作的一心两用,工作上的成果没有持续性往上走,一心两用,难做好任何一件事,这对我来说。
我常跟好友诉:我要把这职辞了,我要专注写作看书。
她很认真的回答:你傻啊!辞了,你吃什么去,人只有先有了物质,才有精神。
这话说的让我无力反驳。
我在夜深人静时,也常思忖她的话。
我的心中,也因一边是喜爱,一边有稳定工作,而忧游少断。
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写作在她们看来不现实,我的想法得不到理解,这很正常。
既便如此,我依然没有“悬崖勒马”。
互联网,自煤体的大爆炸时代,获取知识的捷径如此之多。
我不想在人生的路上去后悔什么,遵循自我内心,别人说的路,那是她们想走的,可惜不是我想要的。
不因眼前的利益失去本心,需要大量积累及练习,而这些需要花时间,加班加点的工作真的不适合我。
这个决定,让我很是欢喜。
2018年,我要好好读书,好好写作
写作路程漫长,但是风景很美。
熟才能生巧。写过一遍,尽管不象样子,也会带来不少好处。不断地写作才会逐渐摸到文艺创作的底。字纸篓子是我的密友,常往它里面仍弃废稿,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老舍
有些事情坚持下去,就会收获美好。
往往坚持易说,实践难,时间可以证明这是否是真爱!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所谓的不熟,不知道,都是自己不够喜欢,所有的陌生,自己会想着方法去解决。
嗯,好像就是这么个道理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