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简书电影
粉拳打向老师傅,《我在故宫修文物》凭啥让妹子们舔屏?

粉拳打向老师傅,《我在故宫修文物》凭啥让妹子们舔屏?

作者: 茶边求 | 来源:发表于2016-12-19 09:19 被阅读108次

你以为90后花痴妹子只爱小鲜肉?

你以为00后软妹萝莉族都是正太控?

你以为脑洞大开的二次元女群众永远只是动漫风?

错了。至少她们心中还有一个王!师!傅!

当我看见无数少女口中发出这样的呼喊:

“王师傅嫁我!”“王师傅男神!”“为了王师傅而来!”“帅得我全程舔屏!”

作为一只命苦80后单身汉(gou),此刻的我早已内牛满面……

你以为我说的谁?

当然是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里的钟表老师傅王津

2016年年初上映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

在年轻人潮流文化集中地B站上一炮而红

点击率超百万,弹幕超过200万条,豆瓣评分高达9.4 分

秒杀《舌尖上的中国》、《琅琊榜》等年度热门

而王津等文物修复师傅,也一举成为网络红人

纪录片之后,电影版《我在故宫修文物》也上映了!

一经上映再次掀起全民讨论浪潮

那么问题来了:

文物修复看上去枯燥乏味

它凭什么能够引得90、00后迷妹们也各种舔屏?

整部片子重在表现专注的工匠精神

把这么严肃的事情说得要让人喜欢,该如何表现?

当然是要拍得接!地!气!

一言以蔽之,这部片子是如何做到的呢?

舍爷归纳了一下,主要还是八个字:

穿插故事!

不忘情怀!

先来说故事。

故事一:故宫闹鬼咋回事?

纪录片里说到

市面上流传一种说法

故宫夜里闹鬼

所以早来的人应该大喊一声

修复师们早上打开七道大门进入故宫后

一定要“吆喝几声”

吆喝几声?是请“鬼”先走吗?

答案揭晓后才明白

原来这吆喝是怕里头有小动物蹭一下就窜出来了

把动物们先惊走

黄鼠狼,野猫……

解说词说:

“这几只猫,也许就是宫廷御猫的后代”

原来,“故宫闹鬼”竟是由这几只萌猫引发的……

故事二:故宫红杏出墙来?

文物修复师们个个都是这个行业的顶尖高手

但他们是否就如同武侠小说中的许多高人一样

终日不苟言笑、只知 “习武练功”?

错了。

纪录片中,修复师们闲暇之余摘起了“出墙”的红杏

字幕对这个场景也是相当的配合:

谁让你们伸出红墙外!

被分割在一个个格子间里

靠小盆绿植感受大自然的白领们看见这样的工作环境

不知道有多羡慕嫉妒恨……

故事三:我在故宫看人头,她在故宫骑着车

去过故宫的人都知道

很多时候不是去看故宫

那是去看人头啊

可是下面这位女修复师竟骑着自行车在故宫闲逛!

还轻描淡写地说了句让人吐血三升的话:

“星期一没人最爽了”

想想还真羡慕

毕竟上一个这么骑车逛故宫的人

是末代皇帝溥仪啊

故事四:赵本山是从清朝穿越来的?

在书画修复这一集

修复师们侃大山时指着画中一人说道:

看哪,像不像赵本山

修复师果然有眼力!

乍一看的确几分神似

看到这张画

不知道本山大叔心里咋想呢?

焦虑的社会

萌段子的存在不但俘获了年轻人的心

同时也缓解了社会广大中流砥柱内心的紧张感

而除了接地气的故事与段子

对于工匠情怀的表现

则让整个片子显得更加内容饱满、分量十足

片中借一位修复师之口

把要传达的工匠精神说得十分透彻:

中国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人一样

他是用人的品格来要求这个椅子

以自身来观照物,以物来观照自己

将自身的活力给予物

物我合一

晨起日落,开门关门

择一事终一生

被老师傅们的匠心所感动

片中也可看到许多年轻人加入到文物修缮中

孜孜不倦学习和传承历史悠久的工艺

这样专注的态度对于尘世浮躁人心而言

实在是一剂治愈良药

所以说修复师们同时也在“修复人心”

其实丝毫不为过

难怪有观众感慨:

“看着师傅们用时间来缂丝,用静气修缮文物,内心也不知不觉静了下来”

说到静心

舍爷最安静、最专注的时刻是一边品茶一边看书的时刻

那么你呢?

所谓“匠心”首先是坚持与专注

沉浸于我们所专注的事情并享受其中

便是属于自己的忘我境界

又何曾管他是位处故宫,还是置身街头?

来说说你所享受的“专注”时刻吧——

画画、写作、一丝不苟地做一道菜还是其他?

请将你的故事留言给我们

喜欢就粉我一下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粉拳打向老师傅,《我在故宫修文物》凭啥让妹子们舔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raz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