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潭影
(诵读:雪倚梅影)

白杨树在大西北,随处可见,它那旺盛生命力和挺拔的身姿,令人膜拜敬仰。
然而, 2003年发生于宝鸡的一场天牛虫灾,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的白杨树,被天牛残害殆尽;我的故乡好久没有看到白杨树的身影了,它早已在我们的视线里消失了。

五年前,我来到新疆,看到的白杨树挺秀的身姿,依然苍翠茂盛;每天能看到白树的身影,一种特殊的亲切感油然而生;它生机勃勃绿叶蔽荫,一副傲岸的骨气,笔直刺向天宇;土壤能给它的根系提供多少营养,它们会卯足了劲,拼尽自己储存的能量,根有多深劲有多足,挺拔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那场发生于宝鸡,肆虐于甘肃,青海,宁夏的天牛虫灾,残害白杨树的过程,让人悲怆叹息;短短几年时间,天牛的猖獗肆虐,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的白杨树蚕食殆尽。

老家同学是林业专家,相遇时总会谈及到林业树木的话题;一段时间,因工作的关系,常和林业方面的人员交往;亲眼见识了“天牛”的厉害;盛夏,天牛开始进入产卵期,这个时节只要有白杨树的地方,天牛铺天盖地满天飞舞;而白杨树是天牛繁育产卵最理想的去处,它的嘴就像钻刃锋利无比,可以在很短时间里。直接钻一个约有1厘米直径的孔洞,钻入树的最中心后开始产卵;虫卵靠吸收树心的营养开始生存,至于一个天牛一次能产多少卵,没有人给出答案;我亲眼目睹,成片的白杨树上,被天牛钻的孔洞,就如战场上的抢眼,多不胜数;不久时间,被残害的白杨树全部枯死。

我问过身为林业专家的同学,难道就没有办法消灭天牛了;他无奈的告诉我,树的中心就是树的心脏,树心就是向上面的支杆和树叶输送营养;天牛直接进入树的心脏了,在外边喷药没有丝毫作用,目前天牛没有天敌,而且繁殖数量的庞大令人发指。
天牛一路横扫,向西向东向北,向有白杨树生长的地方肆意繁殖;那几年,你如果坐火车,或者开车,经过西北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沿途看到的景象,全是枯死的白杨树,景象惨不忍睹。

后来从新闻报端上知道,几年时间,政府部门和林业专家,确实用了很多办法,灭绝天牛的所有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至于天牛为何从河西走廊止步,而没有进入新疆,没有人回答过;也许,甘肃到新疆地界的这段路程,距离遥远,地理环境特别恶劣,也没有白杨树的生长,阻绝了“天牛”继续西行的妄想,这只是我自己的猜想。

因为内地已经见不到白杨树了,它的身影在人们的视线中淡漠消隐了;现在每天都能看到白杨树,生长的如此茂盛,发育的如健硕的体育健将,展示着它自己旺盛的生命力。
面对白杨树我感慨万分,无论它长在田畴阡陌,还是行道路旁,齐齐整整,排排行行,如兵士布阵,气势如虹;用威岸的身躯,阻断着风沙对庄稼的侵蚀蹂躏;夏日它在公路两旁,为行人遮掩着酷夏的阳光;特别是经过兵团的属地,那齐整的行路两旁,如棋盘格子般齐整的排排白杨,犹如威武雄壮的兵士昂首挺立,让人倏然间生出崇拜和敬仰。

我豁然贯通,68年前,进军新疆的解放军,为了边疆的长治久安,响应祖国的号召,就地解甲归田垦荒种地,扎根边疆几十年,把一生的年华献给了新疆;老一代兵团人已经步入暮年,第二代,第三代兵团人依然继承着先辈们的意志,为边疆的长期稳定发挥着举足轻重作用。
每次当我从高处远望,白杨树连绵不绝延伸远方,近看高大挺拔,让我生出崇仰之情;因为我知道,有兵团人驻扎的地方,就会有白杨树的陪伴;它不惧寒风凛冽,不畏干旱酷暑,坚韧顽强;其实白杨树的象征,就是一代一代兵团人,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
修改于 2017.10.7日晨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