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有感

作者: 庸人自话 | 来源:发表于2018-07-14 15:45 被阅读66次

孔子及《论语》于中国人之重要性,如耶稣之于基督,如安拉之于穆斯林。

南怀瑾先生有言:“孔子学说与《论语》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他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

儒学的价值,不仅塑造着中国人的风骨,而且中华儿女几千年的历史,也为《论语》这本不朽著作作下了传奇的注脚。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中国的孩子,在识字之始除了先生教的“人之初,性本善”外,应该就是这一句了。这是孔子理想人生的三个方面,实际上也是所有人人生的三个要务:

人要学习,以至终身学习,以学为快事;人要交友处事,以人和为乐事;人要自知自立,不奢求于外。

可惜的是,多少人在成长成材的过程中却逐渐迷失自我,口里念着人之初性本善,但却不肯将自身的一点点善意表现出来,反而用恶意来揣度身边的一切人和事。

知道学而时习之的道理,却囿于书本知识,殊不知生活处处有真谛。只知去了解和温习旧的、现成的知识,却不知去打磨和锻炼自己学习的能力。学习旧的知识未尝不可,但若是失去了自身思考与“学习”的能力,人生岂不悲哀?

最能让人有所触动的应是最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谈到:人将天生,并将永远是自私的动物。我们人啊,总是自私自利的动物。人只有到一定年纪,经历了一定的人与事,才会知道自己是如何的以自我为中心,是如何的唯我主义。在此之前,我们总以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从自身出发的,以为所有的人都围绕着自己团团转,直到有那么一天,你才幡然醒悟:原来我是这么的微不足道呀!

孔子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早早的知道人必将会犯唯我的错误,他知道不能改变,只能尽可能的去避免,克服。所以他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都知道这不合适,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啦。

多么简单的道理,但是我们在现实中还是会犯双标的错误,别人犯了一点事我们就口诛笔伐,死揪不放,如果是自己或是亲近的人做了相同的事,就处处开脱,得过且过。人性有时候就是这样的丑陋,我们要求别人要时时理解我们,尊重我们,但我们呢?

所以孔子又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把肚量发大一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自己的世界,怎么可能要求人人都去理解你,了解你呢。人要自知自立,不奢求于外。别人尊重你,了解你,体谅你,那是意外之喜,要感到惶恐和荣幸,别人不知道,那也是应该的。我不因为别人不了解我,不体谅我而去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嘛。

在此基础上,孔子还进一步要求我们,要“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人家。要是人人都能做到这样,岂不是天下大同了。

当然,会有人想,这样是不是太委屈自己了,是不是有点委曲求全的意思。那为何不换个角度,若是你处处计较,点滴计算,那劳神费力费的又是谁的神?谁的力?只有内心安稳自在,才会潇洒怡然,看事看物也能超然解脱,不被表象困惑。矛盾发生时,狭隘的人只能站在矛盾一边,而内心豁达,眼光长远的人呢,则是站在矛盾之上。

《论语》共二十篇,今天所讲的所引用的大抵只在第一篇――学而篇。其实在这一篇里面,孔子还交给了我们识人认人的诀窍。

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如果说一个人花言巧语,伪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那这种人我们就应该小心谨慎了。观其言,察其行,如果不能言行一致,缺乏实际行动,心口不一,那这种人不论是做朋友,还是做恋人,都万万是不可取的。

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到了现代社会里,这种人还可能会演变成只会抱怨而不采取实际行动去改变现况,只提出问题,却不思解决的“侏儒”。有可能还会长着一张巧嘴,成为人见人恶的杠精一枚。

相关文章

  • 我在书里读人生

    ——读《论语》 有感曾听闻,人若不食,则...

  • 读《论语》(1)

    读《论语》有感 古人有言: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中的话到今时今日也很有帮助。 这几天在读的几句中印象较为深刻...

  • 寓乐于学的境界

    一一学《论语.学而》有感 《论语》是孔子儒家经典著作,主要记述了孔子和弟子的言论。而《学而》篇作为《论语》的开篇之...

  • 三省吾身,万世师表

    三省吾身,万世师表 ——读《论语》有感 古人曾说:“半部论语可以治天...

  • 温故而知新·读《论语》(五)

    上周听了程翔老师的《论语》整本阅读课,很有感触。一个老师不读《论语》,该如何带领学生读《论语》呢,讲起课来也...

  • 《论语》有感

    孔子是一个怎样地人?很多人可能会回答:“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但我们可能会忽略...

  • 《论语》有感

    孔子及《论语》于中国人之重要性,如耶稣之于基督,如安拉之于穆斯林。 南怀瑾先生有言:“孔子学说与《论语》的价值,无...

  • 《论语》有感

    《论语》卫灵公篇中一句:子曰:“有教无类。” 这句话可谓是教育界的金科玉律。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

  • 论语有感

    近几天看起了《论语》,为什么像我这种年轻人,会对国学感兴趣? 源于,上周某一天在 培训杂志的公众号,看到一篇文章,...

  • 论语有感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 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rjy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