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档案资料时,发现一摞进修学习的总结报告中,有一份与众不同。别人都在写学到了什么技术,这一篇的开场白是飞机上眺望的夜色,下飞机后机场工作人员的认真态度。忍不住一页接一页读下去,竟然有一颗遗珠,悄悄藏在众多套路式的书面报告当中。
这是同事赴日进修的学习汇报,他在日本神奈川县湘南镰仓综合病院学习了三个月,用十一篇文章记录了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知遇的师友,日本同行的敬业精神,病患关系,镰仓如画的风景……真挚的文字中,跃动着一颗充满人文情怀的医者仁心。
读罢既感动佩服又惭愧,感动于他的情怀,佩服他深厚的文字功底。平时比较了解,知道他的爱好是读书,但是头一次看到他的文章。他笔下文字诚挚感人,无疑出自对生命的深切关怀,长期大量的阅读熏陶,和一颗真挚热切的心。
对照之下,惭愧于自己的浅薄浮躁。自诩在学习写作的我,写了快要一年,又写出了几篇像样的文字呢。
常常看到大家分析写作带来的好处,我也深感受益,借由写作,我不断审视自己的内心,然而做得远远不够。
在学习写作之初,曾经写过,“如果不是写作,我不会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如此浅薄,生活如此苍白,面目如此乏味,我那可怜的头脑根本经不住挖掘”。
半年过去之后,现在又是如何呢。不进反退,尤其最近一段时间,心态反而变得浮躁,阅读不经脑,写作不走心。每天三不五时到某村闲逛,将时间和思维切割成碎片。生活中从不参与是非,在这里却被是是非非的热闹吸引住眼球,无谓地消耗精力。
一颗心飘飘浮浮,没有真正沉静下来,也就无心真正打磨自己的文字。
我只知道自己写得不好,只想到要在心地下功夫,却没有真正沉静下来,没有真正认真去学习,去实践。如果像目前这样,只依靠时间和数量累积的话,可能会一直原地踏步。
写作技巧是形式,更重要还是要修炼内心。我知道自己最缺乏的是“真心”,也就是真诚、纯粹。没有“心”,写不出打动人心的文字,自己还需加倍努力啊,阅读要深入,写作要认真,浮躁的心要沉静下来,沉潜到生命的深水区当中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