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夜晚的火十五的灯,除夕这一天,为了来年风调雨顺,人人福泰安康,家家都想早点生起火来,越烧越兴旺。
这天早晨,一般四五点钟就有人起来煮团圆饭。天还不大亮时,已有人收拾好供桌,摆上饭食酒菜,燃上清香,一边斟满酒一边嘱咐先人吃好喝好,多保佑后人,其它的一概莫管。
之后,纸钱烧上几叠,轰天炮一响,后人依次跪下去给先祖拜年,边磕头边许愿。
事毕,撤去供桌上的饭食,重新摆满各类荤素菜肴,一家围在一起,有说有笑,开开心心过大年。
饭吃完,就开始为晚上作准备了。先将各个房间的旮旮旯旯,楼梯,橱柜,窗户,大门,桌椅板凳,细细擦抹清洗一番。屋子里收拾好了,再在大铁锅,火炉,电水壶,热水器里烧上热水,全家老老少少痛痛快快地洗个澡。
吃过午饭,男人就熬好浆糊,架起梯子,吆喝着横平竖直地贴起春联。女人则盛一大脚盆热水,开始搓洗换下的衣裳了,很快,水塘便啪啪啪地响起密集的棒槌声。
村子里喧闹起来,狗子四处穿梭着,忙过不停。
下午刚过半,烟囱就起了一蓬一蓬的炊烟,人们开始烧压年饭了。
我们这儿有个习俗,除夕的晚饭总要烧满满一大锅,人们吃一半留一半,称作压年饭。它有两个寓意,一来年年有余,明年依旧丰衣足食,人人吃得饱,二来也是第二天早上可以不再在锅上煮,以体恤灶王爷一年来的辛苦,新春之际,休息一下。
天还大亮着,晚饭一般就都吃了。这个夜里,家家户户会将最好最干的劈柴拿出来,码好一大堆,毫不吝啬地架起大火,一直不停地添加。孩子们吃吃零食,看看电视,玩玩游戏,打打纸牌,不时地跑出去放些烟花,快快乐乐地守岁。
大人们坐一会后,会找来一盏灌满油的油灯,点亮之后,放置在铁锅中间。然后拿起扫把,将灶窝打扫得干干净净。之后,烧起一捧纸钱,边拨动边叮嘱灶王爷,要保护好锅灶,保护好厨房,保护好一家人的饮食健康,今天过年了,它辛苦了,早点休息。待纸钱快燃尽时,拿上一挂鞭炮在门里噼里啪啦地放起来。
这就是上灶灯。
灶灯上好之后,家人再就尽量不进厨房,免得惊扰了灶王爷。有的小孩还会将耳朵贴在厨房门上仔细地聆听,不住地作噤声的手势,一会儿,细声细气地来到大人身旁,说时候不早了,听到灶王爷打鼾呢。
每每这时,大人就懂了,时候不早啦,要去睡呢,该发压岁钱啦。
大人从口袋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压岁钱,一张一张地放在孩子摊开的手掌上,笑眯眯地看着孩子。孩子的目光随着大人来回的手指晃动,心里憋着劲,暗暗地说,再来一张,再来一张。
压岁钱拿好了,孩子攥得紧紧的,说一声谢谢,赶紧找一个只有他自己知道的地方藏起来。然后,孩子再也没有了瞌睡,又拿起一捧烟花,嗤啦啦地将夜晚炫得成了白昼。
室内,炉火熊熊,劈柴噼噼啪啪,温暖得像白天。大人靠在椅背上,摊开巴掌烤着,心里暖暖的,也没有瞌睡了。
新年就要来了,好日子就要来了。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