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重读经典。
我发现很多经典的原著,被改编成影视剧后,效果完全不一样。
有的是锦上添花,比如《琅琊榜》,电视剧比原著更上一层楼,成为永恒的经典。
有的则面目全非,比如《周渔的火车》,电影的主题完全背离了原著。
今天我要说的是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跟原著比,电视剧要差的很远。
1、从故事情节看,原著故事紧凑,情节紧张,细节合情合理。电视剧结构松散,故事没有悬念,而且漏洞百出。
2、从人物塑造上看,原著的人物性格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电视剧编的太离谱。
比如,原著中卢家小姐是个大家闺秀,轻易不出门,就连看一场话剧也要经过卢老先生的允许,这非常符合卢老先生的性格。而电视剧中竟然让她到日本留学,还爱上了日本人。按照卢老先生的性格打死他也不会把女儿送到日本。
3、原著中,人物关系很简单,也符合中国人的欣赏习惯。王一民和卢淑娟那是美人爱英雄,英雄爱才女,而且都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共同的志向使他们的感情愈加浓厚。即使加入了玉旨一郎对卢小姐的爱,也让人感觉合情合理。
而电视剧却来个多角恋爱,卢秋影既爱玉旨一郎,又爱王一民,王一民既爱关静娴,又爱卢秋影,刘勃爱关静娴,关静娴爱王一民,柳絮飞爱塞上萧,何一萍爱柳絮飞,等等,乱七八糟,哗众取宠,以为这样一编就会有人喜欢看,实际是俗不可耐。
4、从语言上看,原著含蓄内敛,电视剧张扬外露,完全是现代人的语言。比如,电视剧中卢小姐对玉旨一郎公开说“我爱你”,卢夫人不止一次问卢小姐:“你爱王一民吗?”这简直是对人物的侮辱,卢夫人在那个年代怎么能说出这种赤裸裸的话?
原著中,王一民和卢淑娟自始至终没有说一个“爱”字,可是,你却处处能感受到他们之间那种浓浓的爱,那种美好的感情完全体现在人物的一言一行之中。举手投足都是爱,何必念念不忘挂在嘴上。说出来的爱不一定就是真爱。含蓄内敛才会充满无限的想象空间。
5、电视剧漏洞太明显,有些情节太浅薄。比如,刘勃叛变以后,抓住关静娴,关静娴竟然把敌人领到和王一民接头的地方,王一民来了,她就大喊:“王一民,快跑!”王一民就轻松的跑掉了,这简直是唬弄小孩子呢,在那么多警察眼皮子底下,王一民能够轻易逃脱,当个地下党也太容易了。
再比如,关静娴被敌人绑在广场柱子上,目的是为了让王一民来救,敌人好抓他。而王一民也真的来救她,又是很容易就把关静娴救走了,看完觉得敌人都是饭桶,共产党干啥都很容易。
这样一想,革命应该很容易成功,怎么还费那么大劲呢。
还有就是,那么多人被捕,都受了大刑,为什么王一民只是受了点皮外伤,难道是敌人对他情有独钟吗?
6、关于人物的名字。电视剧只改了两个人的名字,一个是演员柳絮影,剧中叫柳絮飞,改的毫无意义,不过无伤大雅。再一个就是卢小姐,原著叫卢淑娟,电视剧改成了卢秋影。这本来是卢守全自己后改的名字,因为不伦不类,他的父母不承认,从来不叫他秋影,而叫他守全。
卢老先生怎么能把心爱的女儿叫秋影呢,卢小姐是大家闺秀,端庄稳重,才华横溢,秋影两个字多么轻浮啊,根本不是卢小姐应该叫的。
当然,电视剧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比如它把葛明礼由特务科长提为警察厅长,秦得利由普通的小特务提为特务科长。这样的身份才能直接接触玉旨雄一,原著中他们身份过于卑微,不可能和日酋有那么多的接触。
原著中,这两个人是丧尽天良,完全沦为日本人的走狗,电视剧把他们写成了还有一点良心的中国人,这样比较可信。
从电视剧的演员来看,最成功的是玉旨一郎,周杰把玉旨一郎演活了。陆毅长得很帅,演王一民外形上比较适合,但他没有表现出王一民的英武之气。
卢秋影是最失败的角色,李小冉没有大家闺秀的气质,冷冰冰的,象个木头。关静娴更是傻呆呆的,一点没有地下党的机敏和智慧。柳絮飞形象太差,不象所说的名演员,倒像三流演员。
相比之下,几个反派演员倒是演的都比较好,玉旨雄一,葛明礼,秦得利等演的都行。
人们常常把日本鬼子强奸少女,叫糟蹋人,我想,电视剧把原著糟蹋了,也算得强奸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