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豆瓣评分高的吓人的国产电影终于在喧嚣过后看完了,心里有点点起伏不定,一个自由的人总是容易受伤的。
电影根据同名话剧改编而成,所有演员基本上都是话剧演员,所以台词功底很厉害,字正腔圆,主要演员并不多,但是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细节都能表现出人物的个性,每一次反转让人捧腹之余又多了点点怨怒,所谓的好电影总是起起伏伏,让你看得到开头看不到结尾,这部开心麻花的第二部电影比《夏洛特》更深沉,名为喜剧,却是最大的悲剧,而悲剧却总是比喜剧更能唤醒人心,引发思索。思索之后是苦笑还是难过都依情节而定。
电影讲述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故事,校长和三位老师用一头驴冒充英语老师,从而获得更多的资金,由此而引发一连串的黑色幽默。这部电影掺杂了很多情感因素,它让你有一种情节深深的陷入里面,在电影的开始,我们认为裴魁山是最了解张一曼的,当他向一曼说出你是单纯的,别人都在中伤你,但我懂你,并向她求婚时,我们开始把他归为好人,然而到后来,伤害一曼最多的是他,辱骂最狠的也是他,在利益面前人的转变是如此之快,令人寒心;
然后是校长,他一心为了自己的教育事业,弄虚作假,极力讨好特派员,装糊涂,最后还亲自剪掉了一曼的头发,这种人也许刚开始是有良知的,但太自私,最后还要让女儿屈辱的接受这自私,用亲情绑架,成全他的梦;
然后是那个叫铁男的老师,一开始他极力维护一曼,坚决不骂她,我们通常称这样的男人为汉子,有血性,够硬气,然而在生死面前,他表现的却如同一只匍匐的狗,甚至到最后心安理得,满口谎话的看着一曼受辱,让人痛恨的不是你一开始就是个坏人,而是看到了你由好变坏的整个过程,那是一种让人无语的心痛。
在然后就是铁匠了,一个原本憨厚的铁匠,经历过一曼的一夜春情,似乎真正爱上了她,老婆的彪悍,一曼的柔情都让他动心了,在被骂之后,他展现出了男人最致命的缺点——心胸狭隘,最初他没有能力去报复,当他得道之后便开始了复仇,他让特派员开除一曼,骂她,剪掉她的头发,种种卑劣的手段让人看到了一副小人得志后的丑恶嘴脸。人是会越变越坏的,后来他的贪欲也表现了出来,装死人,死而复生,一幅幅闹剧让观众看透人心。
剧中的特派员是腐败官员的代表,故事的一切动力都由有权者掌控,有权力的人对下级指手画脚,不懂装懂,指鹿为马,为了贪污,无所不为。当权者如果上梁不正,最淳朴的下属也会跟着下梁歪,所有的一切演绎一出官场现形记。
最让人感觉悲剧的还是女主张一曼,这个从城里来到农村当老师的女人,故事并没有交代他的背景,我们可以想象如此偏僻的乡村都如此丑恶,更远的城市会是什么样子,一曼是为了自由而远离城市的,本以为在这里她可以自由歌唱,做自己喜欢的事,你可以认为他放荡,同时与几个男人周旋,但你也会体谅到她这样做的苦衷,在危难的时刻她总是为大局着想的,她天性自由,她不属于任何人,想要的那个情郎一直没有到,所以她留连于男人之间更多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在那个看似她最傻的圈子里,实际上她最无私,最美好,她对生活充满期待,她想去西南联大,她有着对未来美好的幻想,那首主题曲《我要你》是她心境的最好写照。但是最后她却疯了,谁之过?
当她被众人唾骂时,当她自煽耳光时,当她的头发被一缕缕剪掉时,当她看到铁男向狗一样趴在地上求饶时,她心中对于从前的美好往事一点一点的开始消失了,那些曾经爱过她,维护她,与她共舞的人,如今都变成了魔鬼,这痛苦使得她精神失常,最后自杀。
在电影的最后,校长的女儿前往延安,路途中她打开一曼的箱子,五颜六色的球滚落一地,向着山坡,肆无忌惮的翻滚,那是一曼最纯真的梦想,生活的丰富多彩,自由的无拘无束,这也是很多人的梦想,作为结尾,很完美。
这部电影揭示人性很深刻,人的转变都在很短的时间,如同意大利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那种对美的毁灭实在是让人揪心,美丽才能揭示丑恶,自由才能唤醒人心,但这代价往往很大。当初晏阳初和梁漱溟老先生在那个动乱的时代搞乡村教育实验,不知是否有这样的故事发生,在我看来,教育者心正被教育的人才能正,如果我们的老师,我们的社会任由那种歪风邪气来作怪,那么我们的下一代就没有希望。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应当成为一名教师的座右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