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军工厂大院,上的是子弟的幼儿园,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在子弟学校上的。
当初那个年代,国家为了军备考虑,需要把军工厂从大城市搬迁到山区,我们这个厂子就是从天津迁过来的,所以大人们都说一口天津话,所以我们这些后代,虽然没去过天津,也都是天津口音。
据我姐说,我妈妈是劳模,我在出生不到一个月,就把我放到了幼儿园,我有两个姐姐,都比我大十来岁,我哥哥只比我大一岁,妈妈基本上没空照看我们,所以我和哥哥都是姐姐们看大的。
当时那个年代,每家孩子们都多,都是大孩子看小孩子。所以从小到大,也锻炼了我们,不骄气,能与陌生人很好相处。
爸爸给我们做了个小铁车,最初的记忆也是从小铁车开始的,只记得每天愿意让姐姐推着我们疯跑。
因为是山区,我们住的地方就是个盆地,四面环山,山上有个水渠,说是从山西那边过来的,用来浇流经过的田地。
同学们过周末,放寒暑假,没事也都往山上跑,在山上摘酸枣,偷玉米棒子,挖花生,挖红薯土豆,推个石头堆,找些干树枝子,烤花生、红薯、土豆,还烤过母螳螂、蛇。
吃的时候每个人的手都是黑呼呼的,吃着半生不熟的东西,边吃边说边哈哈大笑,这是我们的胜利果实。那时没有什么经验,还不知道要带些盐油类的佐料,都是原味的,但当时感觉的滋味比现在的烧烤不知好多少。
当水渠不来水的时候,会有些地方有水坑,我和同学们在水坑里下网捞鱼,有次我们的收获还不小。但每次回家的时候,家长问去哪玩了,我们都不敢说去水渠玩了,因为那经常有孩子出事。
有年夏天,我二姐带着我哥和我去水渠里学游泳,说实话,我二姐也不会。
水渠的水是流动的,在里面站着都费劲,水是浑的,我下水没多久,就把一支凉鞋掉水里了,还让附近游泳的男孩子帮忙潜下去打捞鞋子(当时塑料凉鞋也是很贵的),最后没找到。
因为是夏天,土地路面被大太阳烤得很烫脚的,没办法,我二姐连背带扛的,好不容易把我弄到家,汗流夹背的她,好让我爸爸数落。以后二姐再也没带我们去水渠游过泳。
也许是因为当时二姐也不很大(初中生吧),有着孩子般的活力,是家里最疼我们的,我很喜欢二姐带我们出去玩。
我记得从小学就开始,沿着水渠跑步,爬山,练武术。因为是早起跑步,这期间有时自已,有同学或朋友陪跑,换了一个又一个,只有我自已坚持跑到了高中。除了练就了好身体,这也塑造了我坚韧的性格。
在上初中的时候,有个大两界的男生,也喜欢跑步(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我才喜欢的),陪我跑了一年的步,那时候男孩女孩之间都是很朦胧的,为了让我考好中考,他还为我找了好些复习资料。
连手都没牵过的我们,很默契的彼些惦念。后来因为他考到外地,就不能再陪我上山了,再后来竟慢慢的淡化了这份感情。这也是豆蔻年华时甜美的记忆吧。
在大山里,有许多的美好的回忆,每每现在爬市里附近的山的时候,都充满着无限的情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