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想起要看一看一直想看的电影《夺冠》陈可辛导演拍的, 从去年预告片出来的时候,就一直很期待,可能90后的人没办法理解女排精神,但是作为80后的我, 依稀还记得小时候,我们看郎平他们打球获胜时的那种激动。
那时候的中国女排就是一种精神, 那时候的我们太需要胜利了, 从电影画面里就能看出来, 女排获得了冠军,全国人民一起在街上欢歌笑语,鞭炮齐鸣得为祖国强大而庆祝。
电影真实的还原了那一刻的样子
我记得我从记事以来到现在,只有两次这样的情境,一次是女排夺冠, 一次是北京申奥成功。
电影里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两次女排代表的变化
第一次女排,是为了祖国强大而打排球, 为了国家容易, 为了责任,队员们背负了太多太多,那时候,夺冠就是为了让世界看看,中国强大了,那时候,郎平还是队员
而第二次,郎平已经是带队主教练了, 他们一开始连换十四次整容,输了十三次, 而祖国对他们的要求也变成了, 重在参与, 在比赛中尽力了就够了, 因为祖国已经不需要通过这些女孩子去拼命夺冠来证明强大了。
因为祖国已经强大了, 强大到了女排队员们可以完成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己的梦想打球, 为了去追逐赛场的荣誉而去打球了。
这就是40年来,我们祖国改革开放的成功, 让我们不仅从经济层面上走在世界前列, 也让我们从精神层面上变得更加自信从容, 有了大国心态,有了一个大国国民的自信和强大。
电影里还有一个场景让我默默思考, 以前女排的教练告诉女排队员们, 如果在球场上有下意识的反应,就是训练出来的,每天训练一千次一万次,一亿次, 把动作练到了本能,那样就能在球场上有了下意识的反应了。
然后,女排就这样扣球一万次, 在郎平扣球一万次的时候,其他球员已经扣球了四万次, 想想就觉得可怕。
成功从来不是侥幸, 而是努力努力再努力, 方法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定下个目标,然后努力努力的付出汗水,因为汗水从来不会骗我们的。
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