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所谓拖延症,归根到底不过是因为这两个字。

所谓拖延症,归根到底不过是因为这两个字。

作者: 转转猪 | 来源:发表于2017-12-19 15:18 被阅读0次

2017年,只剩下12天。年初定下的目标,你完成了多少?

坦白说,一件也没有。

3月初离职,再次回归全职妈妈身份。一边兼职做公众号文案及商务沟通工作,一边带娃。

每天都觉得属于自己的时间没多少,写完文案,发现没时间锻炼;练了瑜伽,就没时间阅读;在纠结的选择中,我意识到,是不是时间管理做得不够好?

于是报名线上时间管理课程,买来《那有没时间这回事》《每天最重要的三件事》。学习了很多时间管理的方法,比如用Wake和up两个闹钟早起“偷”时间、列行动清单、每天只吃三只青蛙、养成打卡的习惯、定期清空文件夹、用晨间日记检视自己等。

不管哪种方法,只要养成了习惯,让自己运转起来,管理时间并不是难事。然而,在尝试了半年后发现,每天总有计划中的事情没有完成。

纵使定下再周密的计划,都抵不过一个“拖”字。

当拖延成性,在明知道9-11点应该写文章时,却聊天、看资料、吃东西,看着时间过去,内心的自责和纠结不停地打架时,无力感开始蔓延。

打开《拖延心理学》,每一条造成拖延行为的状态,就像照镜子一样浮现眼前。

年初,报名了Spenser第一期写作课,亲历那次黑天鹅事件。当时就注册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却迟迟没有更新。因为,我一直没想好要写些什么。不想草率开始,然后,就一直没有开始。

这是典型的适应性不良的完美主义者征兆:如果没有准备好,就不行动。

每次发一条朋友圈,先用15分钟P照片,再用10分钟编辑文字,然后在心中至少默念5遍,看遣词造句哪里有不妥。抬眼一看,距离开始发朋友圈的时间,半个小时过去了。

由于害怕被人评判,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所以小到更新一条状态,大到推送一篇文章,在我看来,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就好像心里有个裁判,无时无刻不在盯着你,随时准备批判你。最后,干脆什么都不做。

另外,有拖延倾向的人,对于个人价值的评判标准是这样的:

自我价值感=能力=表现

这个公式的意思是:你的表现好坏,直接成了你是否有能力以及是否有价值的衡量标准。

工作中哪怕出了一点问题,就会联想到自己能力不行,甚至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对整个人否定。 对事不对人,这样简单直接的做事原则,对于我们来说,有点难。

担心哪一步做得不好,会影响大家对我们能力的怀疑和否定。这时,拖延不自觉地又来了。

自我价值感=能力 ≠ 表现

发自内心的抵触,用拖延来掩饰自己的恐惧。总在最后一刻才开始行动,如果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会安慰自己说:因为时间不够,所以才会这样。

当你在周一早上得知周三要完成一篇人物报道时,认为这不过需要4个小时的工时。于是,周一晃晃悠悠地查资料,周二早上和同事聊聊天,下午开始动笔时,才发现很多素材都不够,慌忙和相关人员沟通,熬夜写完稿子。

总想着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最后却因为时间不够,只能囫囵吞枣。而不会把任务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忽视了脚下行动的每一步基石。因为我们矛盾地相信,优秀的人从来不用努力,就能一次做好。

于是,再一次陷入,我怎么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我的时间怎么总不够/我总是很忙的困惑。因为,你永远不会逼自己去面对能力的限制,不知道全力以赴的努力。

而时间不够,就是我们逃避的借口。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淘宝买衣服时,既想款式好、又要颜色合适,再对比一下价格,选出性价比高的。最后的状态是,看了一下午,头晕眼花,却迟迟没有选好。最后,那些衣服一直躺在购物车。

因为选择太多,最终,用拖延代替选择。

▲被及时享乐的猴子控制着

说到底,导致拖延的原因,总结下来其实就两个字:怕和等。

害怕出错、害怕被别人评论、害怕竞争得罪人,于是拖延着迟迟不开始。

等我准备好了再开始做、等到明天就好了、等到节点开始前,于是被动地不去争取和努力。

然而,在恐惧的笼罩下,等不来美好的明天。拖延导致的自我设限,让整个人就像缺乏动力的火车头,没办法带领这趟列车在欣赏美景的同事,努力跑向旅程的终点。最后,只能暗淡地等到炉火烧尽,戛然而止。

怎样避免拖延?在《拖延心理学》和《自控力》中,作者分享了同一个观点:找到“我想要”的驱动力。明确自己的需要,才会自发自律地做你想做的事情。不论是时间管理、精力管理,还是终结拖延行为,都会围着这个目标来进行。

在这里,分享一个如何找到人生目标的方法,来自于知名博客写手Steve Pavlina的博客。

1、找出一个小时的空闲时间,关掉手机、电脑,保证没人打扰;

2、准备几张A4的白纸和一支笔;

3、在第一张纸的最上方,写下一句话:“你这辈子活着是为了什么?”

4、接下来,回答这个问题,把脑海里的想法全都写下来。比如“当老师”“赚足够多的钱”“环游世界”……

5、不断重复第4个步骤,直到你哭出来为止。

虽然这个方法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探究内心想法的过程,并不如想象中的顺利。Steve Pavlina在做这个练习的时候,花了25分钟在第106步找到了他的最终答案。乐活酸奶创始人奶牛Denny花了4个月的时间。而我,则花了半个月。当我们沉静下来,剔除了脑海中的杂物,最终得到的答案,其实是一个抽象的句子。触碰到心底,让人奔溃到落泪。也许,这正是你多年来沉淀在心底,一直不被满足的需求。

我的答案是,希望所有小朋友心底的声音,都能被大家听到。

听起来抽象得有点无厘头了,但反观上面造成拖延的原因,害怕,原来是从儿时就笼罩在我内心的阴影。所以,习惯性地把自己藏在人群后面,不敢表达。

而我最近发现,我家5岁的小男孩,也会经常说:“我怕迟到……我怕怪兽……我怕大家笑我”。

在无意识的语言环境里,我已经把这种恐惧传染到孩子身上。至少,可以先从倾听他的需求开始。

所以,我开始学习心理学,先自愈,再育娃。

马克·吐温说:“跳舞,像没有人注视一样;唱歌,像无人聆听一样;热恋,像从未受过伤;活着,即把人间当做天堂。”

2017年,经过八个月的试错,终于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共勉。

相关文章

  • 所谓拖延症,归根到底不过是因为这两个字。

    2017年,只剩下12天。年初定下的目标,你完成了多少? 坦白说,一件也没有。 3月初离职,再次回归全职妈妈身份。...

  • 战拖 :坚持第一个21天

    一、了解拖延症 21世纪有三大绝症,拖延症是其中之一。所谓的拖延症,说到底不过是思想的懒惰在行动上的表现而已。...

  • 所谓的拖延症,不过就是懒

    三月 从半个月之前说要写论文,每天晚上临睡前,我都默默的告诉自己,明天下班之后,我一定要开始写。 结果第二天晚上,...

  • 所谓“拖延症”

    这一次,我又把007的作业留到了14号的下午。一方面,是我不知道写什么,另一方面,是我有信心可以在一两个小时的时间...

  • 所谓拖延症

    我是一个很拖延的人 太多事情觉得该做迟迟没有做 然而按照心理学 叙述流派的理论,凡事必有例外 于是想起了我录荔枝,...

  • 所谓拖延症......

    小猪换了一份新工作。是一家本地挺出名的农庄,算是旅游行业。工资在本地算比较好的,而且每天8个小时上班时间,下午5点...

  • 《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课程总结(三)--拖延症的“确诊与治疗

    三、拖延症的“确诊与治疗” 1.拖延症的表现与本质 拖延症当中的“拖延”两个字是一种表现。这个病的学名叫做注意力...

  • 关于拖延症

    现代人常见有三症:拖延症,选择恐惧症和强迫症。有网友神总结说,拖延症是因为懒,选择恐惧症是因为穷,强迫症是因为贱。...

  • 关于日更挑战失败的总结

    归根到底是自己的拖延症,和认为这个事情的不重要性,不然也不会这样。针对以上两点,做出以下对策: 1,拖延症。已经很...

  • 论拖延症的自我修养

    所谓拖延,其实不过是自己对那些内心深处不愿做的事情的一种抵抗,拖延症,也不过是人们对于自己能够堂堂正正拖延想的办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所谓拖延症,归根到底不过是因为这两个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rzb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