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网文的定义到底是什么,我只记得二十多年前刚开始在电脑上读小说,印象最深刻的是杨叛的《北京战争》,内容记不太清楚了,当时读得是热血澎湃,真的想尽自己的力量一扫社会之黑暗,让大家都能沐浴在正义、公平和富饶的光辉下。后来读网文的时间少了,收藏了一大批,断断续续跟完了猫腻的几部小说,万维钢老师推荐的几部比如《诡秘之主》《道门法则》都还没有时间去看。看小说已经成为我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当心情不好需要舒缓,当不想工作时我都会让自己喘口气,沉浸在小说的世界里给自己补充能量。
网络文学,名词,指通过网络平台流传、传播的文学作品。通常指网络小说,但在体裁上并不局限于网络小说。
每次回老家和老友们聚会的时候,他们打牌打麻将,我在一旁看书看小说,然后聊聊天,吃吃瓜子,十分融洽,没有人说你打牌不对,也不会有人说我看书装样,都知道不过是在消遣打发时间,只不过是爱好不同而已,根本没有好坏高低之分,尤其人到中晚年,只要条件允许,怎么舒适怎么来。当然对于我来说,我宁可花时间在读小说上,也不愿意去打牌和喝酒,何况这两样我都不会。
我们总把读书高大上化,神圣化,以为只能读所谓的圣贤书进行学习,不可以作为日常的一种休闲。人们的确有学习和自我提升这种需求,但这是少数人的需求。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自印刷术发明之后,人们最喜欢阅读的内容还是故事,而且是通俗故事。爱情、侦探、探险、复仇、惊悚、灵异,这些题材历久弥新。
通俗小说和网络文化一样可以有经典传承下去,比如莎士比亚的戏剧,在当时估计也就是所谓的流行文化,现在一样是经典。经典的定义太丰富了,最主要的是要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我们的网文出现的历史太短,大浪淘金,肯定会有金子会沉淀下来。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观念。人的能量也是有潮汐的,不可能随时保持紧绷的状态。更好的生活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当我们内心郁闷的时候,如何排解,如何消遣就是一个重大的议题。就好像我一直以来提倡的一样,人一定要有除了工作以外的爱好,这样,不管我们是退休还是下班,可以把头脑中的负能量通过其他的方式排除出去。因为,当我们把时间都投入到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上去,当我们追求效率、速度、收益,不断计算损益比的时候,这样的人生其实沉重到了让人难以承受的程度。
所以,一定要有松有驰,这样的人生才是健康的,而读网文,读小说,或者其他等等都是很好的方式,总比喝醉了伤身要好,更严重的喝醉后闹事的。所以我们不用避讳自己大众的不入流的消遣,例如看小说,追剧。
人生很苦,为什么不给自己找点乐子呢,不然怎么撑得下去。我追剧时就不爱看那种苦兮兮的现实剧情,偏爱那种悬疑侦探科幻的,看另一个世界的故事人性等等,暂时抛开现实的不如意,给自己补充力量,等到第二天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和菜头老师说如果把网络文学理解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可以的。现在流行什么题材,什么风格的作品,我们就可以说它表征了此时此刻的时代心声,大众的情绪底色。想要了解大众,想要理解人们的想法,的确可以从网络文学入手。因此你可以知道大众现在内心是充满乐观还是悲观,对现状的感受是满意还是焦灼,他们现在是相信个人奋斗还是相信命运的安排,诸如此类。
人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庸俗、琐碎、无聊,甚至是无价值、无意义的东西所构成的,但它可以为人们带来快乐和放松。在喘息那么一下之后,人们因此可以负重更多,走得更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