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春草萍踪撰
原创作品,盗版必究

第三十三回:千转百迴始见老子
墨子墨翟是带着王诩驾着车马,向老子所在的周王室的皇宫大内而去。
俗话没说错,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西周建都镐京(今天的陕西西安)已有一、二百年的历史,从周武王纪伯候建周开始,一直都是西周的都邑。
那周武王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圣贤,他主修周礼是对周之前中国古代礼易,丧葬文化的集大成者,《周易》更是对《天人八卦》的继承与弘扬广大。是中国文化中一位承上启下的帝王,而《象刑》文化更是中国德治文化杰出的开山扛鼎之作。
以外在规划文字的方面,更是将上古中的石刻记事、食虫篆、鸟虫篆等统一为金文(大篆,后李斯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与简化。)周初文风鼎盛,周文王始将中国的上古文化典籍全部搜罗至王室之中,这些瀚如烟海的古典,全部存放在周朝的国家博物馆中。
老子就是周朝的文史官,主要任务就是搜集与整理周以前的文化与典籍。
上古文化可不象现在那么统一,书写的材料更是五花八门,一个古中国之內有那么多的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就是对应上古的大的部落及部落联盟,周时这少数民族的数量尚达一百多个,不过后来各民族的交流通婚,许多民族开始同化,最后合并,数量便逐朝减少。这么多的民族之中都基本上有自已民族的文化,因此差异性与复杂性可想而知,而且时间的跨度大,大多都达数千年之久。
要整理这些文化,必须要有一帮学贯古今的大学问者,老子就是这帮人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老子本是周武王的徒孙的学生,(有人认为,老子就是周武王的学生。但我总觉得时间难以对上号,当然只是一家之见。)受教武王的谪学渊源,加之老子终生好学,又有一帮来由周朝全国各地,最优秀的一帮大学问者的长时间的学习与交流,更有老子天聪过人,用才高八斗学富五車来比拟老子毫不为过。
傍晚时分,老子就在昏暗的图书馆中忙着。墨子因为是镐京都的府台大人,更加之是老子最亲近且得意的门生,因而图书馆那些站岗的武士们是一路放行。

“老师,学生这厢有礼”说着墨子便躬身向老子行了师生跪拜大礼。
“噢!是墨翟来了,公务忙完了。快快起来,都是府台大人了,还这等跪拜?”老子将手中的典籍放在那古色古香的书架之上,面带慈祥的微笑与墨子打起了招呼。
“师尊,学生再大也是您的学生,您是苍海,学生只是一滴。礼节不可废也。”墨翟仍然跪着,连头都没敢抬起恭敬说道。
“小墨,起来吧!这个傍晚时分,也没什么人,大家都各自回家了,只有那几位老学究还在啃着老古董,他们是埋到古董堆里的僵尸了,几乎是不闻世事的书虫一个。你也别管他们的看法,起来坐下说话。哎!这个后生,他是谁?”
身形高大,眉宇昂扬,四方大脸,银须飘然的老子是向一旁的大书桌走去 ,并手指王诩向墨翟问道。
王诩学着墨子的样子,一跪到地。口中说道:
“无名后生王诩,拜见圣人。”随即是连叩三个响头。
“不敢当,你又不是我的学生,不必行如此大礼,起来吧!”老子说道,他端坐在太师云纹大椅之上,只是动了动身子,略作还礼。
“师尊,学生今天就是为他特地而来!”墨子坐在一边的凳子上,虔诚地低语地的老子道。语言中含着试探的成份。
“小墨,你到底怎么回事,我己老朽,你怎么又弄了个小孩子到我这里来?”老子甚是不悦。但是用词还是平和。
“师尊,我也知道,您已好多年没有收徒了,学生那有哪个胆子,来骚扰师尊您的清修。可今天这个叫王诩的孩子是向您请教一事而己。”墨子是故意从小处说起,甚防这老人发起火来,那王诩兄弟的事就难办了。

“师尊,请看!”墨子墨翟将王诩所书的《天人八卦》竹简一下放在老子身边的桌子上。
老子见过太多的竹简,一开始那注意这个竹简到底是什么,便直接问起了墨子。
“小墨,你搞些什么鬼名堂,一个竹简还有什么鬼?”老子的话中带有几许生气与责怪的意味。
“师尊,您可知道这可能是天皇伏羲氏的《天人八卦》,请您识别一下到底是真是假?”墨翟赶忙回答老子的问话。
老子大吃一惊,只见他的雪白的胡须都在抖动,起忙是双手一捧那竹简。站起他那高大的身驱,向那竹简注目细看。
突然,老子是一拍桌案,大声地说道:
“巍巍苍天,八极神灵,我老子看到了天颜。小墨这正是天皇伏羲氏的《连山》易也。什么人有这等天缘,有这等神书?”
“师尊,您看仔细了吗?真是天皇的《天人八卦》?”墨翟又站了起来,走到老子的身边问道。
“不错,一点没错!这可真是《天人八卦》?”老子是肯定而且坚定地说道。
“说来也是机缘,我一直都在追寻着这个天下奇书,几十年了,只是断断续续知其完篇,只不过是在许多古籍之中,这处一点那处一点慢慢的拼得。此完整的全篇我今天才第一次见到,三生有幸,三生有幸哉!”老子是感慨万千,老泪纵横。
“朝闻道,夕死可也!诚然不虚。”老子继续感慨道,突然他仿佛想起什么,噢!小墨这小子不是说有问题请教吗?于是:
“小墨,你不是说有问题请教吗?怎么回事?”老子手不释卷地问向墨翟。
“尊师,您可知,这《天人八卦》正是出自跪在您面前这个小子,王诩亲自写就!”墨翟也激动了起来,一指王诩对师尊老子说道。
“什么?是他!”老子惊得几乎大叫失声起来,一个古稀老人亲自走到王诩的跟前,将王诩是扶了起来。并惊呀地问道:
“小墨说得是真的?”
王诩没有回答,当场从他的背囊中抽出了空白的竹简一卷,猛然间他那银亮的小刀,在昏暗的书房之中,闪耀着灿烂的光辉,每刻一字依稀都有风雷之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