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提到实用主义对科学来说很有用,那我们能不能把实用主义的方法应用到哲学上呢?前面我们说过研究哲学的目的是为了追问人生意义。我们什么时候才会追问人生意义呢?
我们大半是在焦虑、恐惧、悲观、绝望的时候才需要追问人生的意义,来驱散这些负面的情绪。靠谱的结论就是老百姓平时应对上述精神困境的办法,就是这些问题的最优解。还有一门学科专门解决这些精神困境,那就是心理学。但是我们天生喜欢怀疑,我们不仅追求自己的快乐,我们还想知道真相。用实用主义回答的哲学答案,我们不能接受。就是实用主义也行不通,那还有别的办法吗?答案就是没有。
讲到这里,我们需要明白一点,那就是形而上学走不通,形而上学的问题都没有答案。也就是说,理性不可能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有没有终极真理”“终极真理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等大问题。硬要回答,答案一定是独断论的,或者在推理上有错误。实际上,所有的形而上学的问题都会陷入无法证明自身的困境。那既然形而上学走不通了,那接下来该怎么办呢?该怎么回答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的问题呢?最直接的答案是不可知论和虚无主义。这是一个很自然也很偷懒的答案。如果相信了绝对的不可知论,那人就连拿起杯子喝一杯水的能力都没有;如果相信了绝对的虚无主义,那人只能走向精神奔溃。事实上没有任何人会接受这个答案。终极问题没有答案,最聪明的人们追求到最后,不约而同地发现这是一条绝路。艺术家们就是陷于这种永远无法挣脱的苦闷,而又非要倚仗自己过人的天才全力挣扎,所以他们的作品才能深深打动我们,所以世界上才有艺术这东西。
永恒终结了,那接下来哲学又要如何发展呢?且听下回分解。
摘录于《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下篇第17章的一点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