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新生人间烟雨癌症互助
新生(七)认真过好每一天

新生(七)认真过好每一天

作者: 云淑 | 来源:发表于2019-02-20 12:15 被阅读3次

殷玉瑛,哈尔滨人,今年虚岁76岁。她得脑癌已经有8年多,可她看起来,完全是一个健康人。谈吐高雅,打扮也很精致。在她的身上,有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只是,眉宇间隐隐有点点的忧愁。

2016年,她在坡月福寿居买了房子,向阳,通透。每天睁开眼,就能看到郁郁葱葱的青山,和缓缓流淌的盘阳河,小日子过得从容而悠闲。

殷玉瑛把自己的小家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甚至,得病后所有的病历和影像资料,她都分门别类的整理好,保存好。她是个有心人,细致,而有条理。

殷玉瑛与其他的养生人不同,她很少参与候鸟人的活动,她只是一个人,安静地,从容地,在巴马生活。她说,每天看到太阳出来,心情就非常地愉悦。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所以,她要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

殷玉瑛得病,是在2010年7月。刚开始,她只是感觉自己四肢乏力,容易疲惫。但是,慢慢的,视线开始不清,看东西都是重影。她意识到了问题,去医院检查。被认定为脑胶质瘤占位,肿瘤的位置在左额页。

刚得知自己是癌症的那段时间,她也是很紧张,很惶恐的。她整整在网上查询了三天,这三天三夜,她几乎彻夜未眠,并没有现在这样淡定和从容。毕竟,癌症,就意味着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任何人,都无法淡然面对。

殷玉瑛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己以前的生活,同时在网上搜索,在书籍中寻找,她大致找到了自己得病的一小部分成因,那就是情绪。这十年中,不良情绪,始终围绕着她。

殷玉瑛的老伴是1999年去世的,已经快十年了。他活着的时候,他们夫妻相敬如宾,琴瑟和鸣。他得的是肝癌,短短三个月就去世了。

殷玉瑛的心,仿佛一下子进入了冰窖。老伴离开地太快了,快到,她根本没有一点心理准备。快到,她根本无法适应,没有他的生活。

她整天沉浸在对老伴的思念中,痛苦,悲伤,焦虑,茶不思,饭不香。人,也渐渐地消瘦。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好多年。

根据科学研究,人的焦虑直接影响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当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的时候,癌症就会趁虚而入。而恐惧时,人体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血糖升高,脂肪酸分解加强,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毒素相应增加。

时刻处在焦虑与惶恐中,不得病,是不可能的。既来之,则安之吧。殷玉瑛开始意识到要慢慢调整自己的情绪。

大家都知道,癌症病人,5年的生存期是个关键时期,一般,能跨过5年再复发的大概只有10%左右。殷玉瑛,怎么就能安然度过这个复发期,健康快乐地迎来了她的带癌生存第9年呢?

让我们来看看她的康复秘诀吧!

第一、保守疗法

因为肿瘤的位置是在脑部,手术有一定的风险。殷玉瑛自己也不敢确定,到底该不该手术。她先后找了哈尔滨的13家医院来确诊,结果,这13家医院的医生,得出的结论都是:手术。

而殷玉瑛的一个朋友,解放军211医院的脑科主任,却给出了不一样的建议。他说,殷老师,您年纪大了,不适合动手术,恶化程度也比较缓慢,还是尽量选择保守治疗吧!

毕竟,肿瘤长在脑部,一旦手术,很容易留下后遗症。殷玉瑛不愿意自己以后生活给孩子们增加负担,而且,一般来说,脑部的肿瘤,就算扩大,也基本是在脑部,不会扩散到全身,所以,殷玉瑛决定,不接受手术。这是一个很艰难的决定,因为,不知道,做手术,和不做手术,到底孰优孰劣。

2010年8月7日,68岁的殷玉瑛,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准备到北京再碰碰运气。正好,那段日子,北京武警医院请到了一个针灸理疗的老中医。

殷玉瑛就开始接受中医疗法,针灸,和拔罐。这一治疗,就是整整一年。老中医采取的是脑部扎针,背部拔罐,配合治疗。最最严重的时候,殷玉瑛的背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因拔罐而起泡的痕迹。疼痛,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她坚持了下来。

每天针灸,殷玉瑛从最初的紧张,慌乱和惶恐,渐渐地,变得心境平和了。她的要求很低,她不要求能把肿瘤去掉,只要能控制住,她就心满意足了。

可是,天不随人愿,通过一年的医治,花去了大量的费用,吃掉了一筐又一筐的中药,治疗效果,却不好。似乎,肿瘤没有变小。

所以,殷玉瑛就停止了中医针灸的治疗。以后,她也没有做过任何治疗,没有化疗,没有放疗。

第二、加强营养

自从得癌症以后,殷玉瑛就开始关注有关治疗癌症的书籍。每找到一本对癌症有利的书籍,她就把书名记录下来,然后,再去书店或者网络购买这些书籍。书籍买回来后,她就认认真真地阅读、笔记,孜孜不倦地,丰富与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殷玉瑛不仅为自己的知识加强了“营养”,同时,也为自己的身体加强营养。

她说,在的癌症的前三年里,她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在网上购买一切可以增加身体营养,增强免疫力的食物和药物。包括食用油,亚麻籽油,橄榄油等,她都买过。还有酵素,酵母等。有些自己买不到的,女儿也会帮忙一起买。她们目的,只有一个,让她的身体,更强壮。

功夫不负有心人,殷玉瑛的身体,开始慢慢好起来。

第三、清淡饮食

或许,身体好的时候,人都是会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的。谁也没有仔细去想过“病从口入”这几个字的深切含义。

特别是现在社会,物质充沛,每家每户的饮食,基本都是鱼肉荤腥比较多,很少有人愿意去苦了自己。

然而,生病以后,就不一样了。

因为钻研知识,殷玉瑛知道,得了癌症以后,饮食必须清淡。改变饮食,也是每个癌症病人,必须要走的一步。

殷玉瑛家厨房柜子里,摆满了好多的瓶瓶罐罐,里面装的都是五谷杂粮。我点了一下,一共有25种之多。有的能叫出来名字,有的,我根本不认识。

殷玉瑛每天都炖这25样的杂粮粥吃。而菜,基本也是白灼,或者炖汤,她都很少爆炒。清炖,能最大程度保留食物的营养。虽然,口味是淡了,但是,对身体有利。她家的菜篮子里,摆着一把新鲜的红苋菜和若干其他的蔬菜。殷玉瑛说,她吃荤菜很少,基本都是蔬菜为主。素食,是非常有利健康的。

我们都知道,北方人口味偏重。殷玉瑛是哈尔滨人,标准的北方人。可为了身体,她的口味越来越清淡,白灼的菜,她只用三种调料,酱油,醋,香油。

第四、简单生活

殷玉瑛每天都很早起床,她依然秉承着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每天起来后,站在窗前,看着红日东升,踢踢腿,扭扭腰,心情就特别的舒畅。

为自己简单地煮一点早饭,吃过后,她就起身,准备去菜场买菜。换好衣服,拉一个小车,步履悠闲地往菜场去。即使去菜场,殷玉瑛也是打扮得优雅而大方。或许,这是她骨子里经年累月的精致。但也是她意识里的一种深深认知,生命不可能重来,所有的今天都会过去,她要活好每一天。

在菜摊前流连、选择,买好蔬菜,再买水果,一个菜场逛下来差不多要一个多小时。

上午10点,是殷玉瑛的蒸脚时间。因为年纪越来越大,殷玉瑛担心自己的膝关节出现问题,所以,她开始未雨绸缪。

每次蒸脚大约40分钟左右。蒸完脚回家,做午饭。午饭过后,稍稍午睡一下。

午睡起来,看看电视,看看手机,浏览一下新闻,或者,和家人,朋友,通个电话,或者视频聊会天。

时间过得很快的,下午5点多,殷玉瑛就开始煮晚饭了。

吃过晚饭,她要去延年山庄后面的那片山坡上散步。看看跳舞的人群,看看沿河的风景,再慢慢地踱步回酒店。

在巴马,殷玉瑛没有什么朋友和老乡,娱乐活动也不多。难得蓝色纽带有会长接待日,她才出来和大家一起聊聊天。偶尔,去蓝色之声唱唱歌,或者出去爬爬山。其他时间,基本是一个人度过。

我问她,一个人的生活,是不是有点寂寞。

她说,不会的。只有享受了这种寂寞与孤独,才体会到一个人自由的生活,有多么可贵。而她,非常享受,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殷玉瑛是尽可能地把社交圈减小,只为了好好地享受目前平静的生活。

殷玉瑛,是以74岁的高龄,一个人,拖着沉重的行李,独自来到巴马的。并非孩子不愿意陪同,而是她不愿意麻烦孩子。她说,对于她来说,到哪里,都是旅行!能够快乐健康地与癌症共生存,她已经无所畏惧。

她来到巴马,完全是被这里的环境所吸引。她说,以前这里没有开发的时候,空气里有一种青草的芳香。这里的负氧离子,清澈的小分子团水,都让她受益良多。她的身体,来到巴马后,完全得到了改变,越来越健康了。她的心,也越来越坚强。

她说,我是把家安在了巴马,我是来巴马生活的。

所以,她要很认真地,过好自己的每一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生(七)认真过好每一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spp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