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仪式感是什么
情人节最尴尬的莫过于有男友女友,但却无礼可收,看着朋友圈中花式撒狗粮。
“你男友今年情人节送了你什么”
“今年情人节,打算怎么过”
“什么?你男友情人节没送你礼物,一点仪式感都没有!”
情人节,一个专属于情人之间特殊的节日,情侣之间互送礼物成为一种政治正确。
在情人节当天朋友圈漫天的狗粮,感谢对方的馈赠,此时,毫无表示的情侣双方,更像是个异类。
多次谈及仪式感,到底何为仪式感呢?。
谈及仪式感,印象颇为深刻的是《小王子》
小王子问道:仪式是什么?“这也是一种早已被人忘却了的事。”
狐狸说,“它就是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依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这种仪式就是生日时,你要吹蜡烛;
过年时需一家人围坐吃年夜饭;
结婚时,恋人间互为对方带上戒指。
仪式感是爱情里必不可少的一味粘稠剂。
曾经听一个朋友芬芬说起她和男友,生活中许多小细节,譬如出门前相互拥抱,临睡前互道晚安,每年情人节特制礼物,结婚纪念日出门旅行。
一开始芬芬以为这只是这个男人恋爱时为获取她好感的套路,但结婚24年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丈夫对她的爱融化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遇上了矛盾,两人也舍不得怒目相对,毕竟在日积月累的仪式感中培养的爱,深入骨髓,在一段真挚的感情面前,彼此都舍不得破坏。
毕竟曾经海誓山盟的你侬我侬,早已在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中消耗殆尽。
仪式感更像是一部剧一首歌的高潮,撑起跌宕起伏的每个高峰,重新激活我们平淡的人生。
如此,方能相看久不厌。
2
所有的仪式感应该建立在爱的基础上
没有爱的仪式感只是有了皮肉,失了灵魂。
《北京遇上西雅图》中,无论情人节、圣诞节、春节,所有大大小小的节日,女主都能够收到男友高昂价格定制的礼物。
掷手千金之礼易得,但换来丈夫悉心的陪伴难。
没有爱作为支撑,再浪漫的仪式感也失了灵魂,犹如行尸走肉。
现实生活中也不少缺乏爱的仪式感,明天朋友圈中欣赏到花式秀恩爱,
三言两语离不开亲爱的,配上几张情侣照,
人前如胶似漆,人后冷暖自知。
领着月薪3k的工资,送着价值上万的礼物;
不是海边拍外景,不浪漫;
不是五星级酒店举行婚礼,不气派;
为仪式感而仪式感,打肿脸充胖子的仪式感,丝毫感受不到爱意,
享尽人前艳羡的目光,虚荣心极大满足的背后,
你是为虚荣所感动,还是为真爱所感动?
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3
怎么样才能有仪式感?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爱的五种语言》中提出爱的语言表达有五种方式
一是:肯定的言辞
积极关注对方的情绪,对伴侣给予鼓励,往往能激发对方极大的潜力。
“你跟我提的建议很有效”
二是:精心时刻
付出你的时间,认真陪伴对方,
比如一起度过周末、相约旅行。
三是:接受礼物
赠送礼物给对方,礼物作为一个载体,承载的是你对伴侣的爱意,表达“我时刻关注着你,我还爱着你。”
例如,亲手制作礼物;
选择一个星期,每天送对方一个礼物。
四是:服务行动
为对方做一件事情,任何一件你觉得对TA意义最大的事情。
“如果这个星期,我能够为你做一次特别服务,你希望我能够为你做什么?”
五是:身体的接触
触碰、抚摸、拥抱、亲吻、牵手、同房,用心去了解对方真正喜欢的事情。
例如,在亲朋好友面前表达对伴侣的爱意、过马路时牵着对方的手。
以上便是在日常生活中可为伴侣去做的事情。
情人节作为仪式感当中的一个小小插曲,真正的仪式感该是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更该是长久的付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