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比较忙,主要是忙自己的事情,所以忽略了孩子的成长。今年,儿子上小学二年级了,我觉得该是好好在他心上花心思的时候了。如果还是放任他不管,他又是一个不自觉的孩子,那会耽误他的成长的。
我一直在想,教育孩子从哪儿入手呢?
我自己小的时候,家里条件不是很好,又住在农村,虽然自己很喜欢读书,但是想要真正得到一本书还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小时候的我是个野孩子,在外疯玩的时候多,修身养性的事情做得比较少。后来因为学习成绩比较好,就读了县里最好的高中,又被保送读了大学。但我自己总觉得底子空虚,跟很多书香门第出来的孩子差距还是很大的。
特别是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因为经历了初中和高中读书的艰辛,为了分数没日没夜地拼命做题,所以读大学后我就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般,再也没有弹出来的能力。但是我的其他同学,在整个大学的四年中,却比读高中时更加努力,毕业时收获了一个好的前程。我也深深自责过,但有时候心里的悔恨并不代表有直接的行动,我还是依然懒散。
现在我自己的孩子已经9岁了,我不希望他像我一样,只是一个应试教育中的成长者。我希望他在成绩优异的同时,更能收获很多好的习惯,并且拥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我知道,这些能力和习惯需要从小培养,并且需要父母花大量时间去陪伴他养成。
我的儿子喜欢玩,喜欢打电脑游戏。这让我伤透了脑筋,为了培养他的读书习惯,每天晚上写完家庭作业后,我就把《安徒生童话》拿出来,告诉他你的读书时间到了,一开始他很抗拒,不想读,他告诉我他要睡觉了,我听了有点生气,知道他是逃避学习,于是在全家的压力之下,他就勉强读了一篇。
这种赶鸭子上架的效果很不好,但我又没有其他的办法。因为很多孩子都觉得看动画片比读书有趣,强制性养成习惯也是必要的,至少我的孩子是这样。
这样的状态持续两个星期后,当我再要求他读课外书时,他不再抗拒了,而是写完作业后乖乖地拿起书,读一篇童话故事,有时是读《阿凡提的故事》,有时候读《伊索寓言》。
慢慢地,他对读书有了一些小小的兴趣。之间,我还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在他晚上睡觉的时候,我读书给他听,他显然对这种方式更加有兴趣。他选了一本《爱的教育》,因为这本书比较厚,没有拼音,由我来读是比较合适的。
当我读了其中的几篇过后,他显然就有了兴趣,因为这本书是讲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涉及了同学,师生,父子之间的感情。非常符合小孩子的心理,培养他们的价值观。从中可以学到真诚、友爱、勤奋等等的美德。
不仅是他,我自己也有很多收获。我内心中的感觉就是,书籍是人类的瑰宝,如果能够挑一些好的书籍,持之以恒地给他读,那他的进步是指日可待的。
著名作家张丽钧老师说过,她和她爱人都喜欢读书,她的孩子从小就是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孩子自然也喜欢读书。张丽钧老师的儿子长大后非常优秀,我想,和他出身的家庭以及从小培养的读书习惯不无关系。
对于我来说,从小没有得到的素养是不是在此时可以重新得到,为了孩子,我努力读书,即是为了他,也是为了我。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不需要读书和学习。
有一个印度的学者写了一篇文章《不读书的中国人》,在他的眼里,中国人很少喜欢读书,在飞机上,要么看电影,要么睡觉,要么聊天。也许,这是我们国家当今的现状。因为看电影不需要动脑,省力的多。人总是懒惰的,眼光不长远的人,总是选择娱乐。
所以在如今的时候,选择和孩子一起读书需要一种信心和毅力。也是高瞻远瞩的一种表现。我相信我的选择,以及几十年后终会到来的成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