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医院遇到一对母子。
小男孩3岁多的样子。
跟他的妈妈坐在我旁边的椅子上等待。
“宝贝,妈妈的手好冰啊!”妈妈说。
小家伙二话没说就给妈妈揉手。
小小的手在大手上揉擦着。
“暖和一点了吗?”孩子举着头问。
“谢谢宝贝,暖和很多啦!谢谢你啦,你不仅仅暖和了妈妈的手,还温暖了妈妈的心。”
妈妈动容地跟小家伙说。
我在旁边都能感受到这份温暖的爱。
这样的陪伴小时光,就是温暖。
而这样的温暖时刻多了,孩子的内心会是光明而温暖的。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不会走入极端,甚至很少叛逆。
因为他们跟父母之间会有亲密的关系,有流畅的沟通,有爱的底色。

带着情绪的教育是最无用的教育。
因为你在吼叫的时候,孩子的内心是被封闭的,因为心理保护机制会让孩子进行自我保护。
有的孩子会用手捂住耳朵躲避,有的孩子用哭来保护自己。
因为你吼叫造成的伤害太大。

德国有一本非常好的绘本《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妈妈》,是一只可爱的企鹅宝宝向我们讲述了它和它妈妈之间的非凡经历。
“今天早上,我妈妈发脾气,冲着我生气地大叫。
结果,吓得我全身都散开飞跑了......
我的脑袋飞到了宇宙里,我的肚子落入了大海里,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
最后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又将我找了回去,将我修补好。
妈妈跟我说“对不起”,我也原谅了妈妈。
在父母吼叫伤害中的孩子,内心充满恐惧,甚至会瑟瑟发抖,他们靠着天马行空的神游来逃避令人恐惧的现实世界。
父母一两次的伤害,孩子会把伤口修补好,因为只要改了就还是我的好父母,不过还是会留下满身伤痕!
如果时间久了,吼叫成为教养习惯了,那父母就要考虑孩子的心理伤害了。
不要觉得孩子小,不懂事,其他他们什么都明白。
孩子的内心很柔软。
小小的他们会犯错。成长就是一个犯错和改错,叛逆到懂事的过程。
孩子总是愿意原谅“暴力父母”的过错,知道父母是心情不好,不是不爱我。
孩子永远善良得站在父母的立场上理解父母,而我们呢,是否也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