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悟一盏人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和旅行何其相似。多年来我一直都坚持这么认为。比如一些书籍,别人都说好,热销读书排行榜,但我就读不下去,估计是时间未到,我尚未找到进入这本书的钥匙,那就先搁置在一边吧。相遇讲究时机,讲究缘分。正如远足旅行,过去我不懂得欣赏的那些目的地,后来发现其实总与风景无关,当我准备好了,不管壮阔山水抑或穷乡僻壤都有意义;一些阅读过的好书籍,每次翻开时,却总是陌生得让人怀疑记忆,但也不用觉得内疚,就重新看好了,一如我现在重返一些年少时去过的地方总会想:我真的来过这里,还是我梦觉,以为自己来过?没有办法记住的繁花似月,或许就不曾在旅行者的春日里盛放?
我的父母亲大概是年纪大了,爱唠嗑,便常常抱怨我买书籍太多。当然,他们并非反对我们买书读书,自幼小启蒙起,他们便殷殷教诲我们,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能改变命运。他们抱怨我把大多数买回来的书闲置在书架上,怠慢了知识。对比读书时代的如饥似渴的求知欲以及当年一书难求的贫穷窘迫,毫无疑问,如今书架上的书是日渐增多。然而这几年买的书肯定比读过的书多,我似乎却丝毫没有半点愧疚感。让它们堆在那里,像森林里的藤蔓一样的蛮横生长,只觉得那是自然的。
如今,我热爱买书读书的热情不减反增,但心里越来越有种难以名状的焦虑,好书那么多,读书的时间、精力和专注力却越来越少了。把书买回来了,堆在那里,就像电视里那些向你允诺美好明天的广告,总有一天你会读完变得聪明一点,同时对能写出这些好书的作者怀有深深敬意,也让它们狠狠的揶揄你的不足,比如天赋的缺席及努力的匮乏,还有见识的浅薄。
社会商业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得将自己武装得无所不知,拥有渊博的知识、良好的素质涵养被当成绝对的赞美,而家里这些堆起来的书就悄然无声的透露出这欲盖弥彰的秘密。
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一无所知,这是苏格拉底的名言。
其实我们的书架上,挤满那么多未读的书籍,不也证明自己其实还有求知求识的强烈欲望,对这个世界没有停止过好奇与探索,在阅读的迷宫里,还有无数尚未触及的角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