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没资格谈阶级固化

作者: 智_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7-11-23 11:58 被阅读10575次
这是智先生的第58篇原创文章

1

当我们在讨论阶级固化的时候,其实谈的是围绕中产阶级的焦虑

如何定义中产阶级,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确切的衡量标准。一般来说,当人开始抱怨阶级固化时,其实代表他已经脱离了马斯洛需求的最低端层次,足以为了自我实现而开始焦虑。

真正位居底层的人,活着就要拼劲全力了,从来就不会去考虑阶级是否固化,温饱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很奢侈。

当普通民众用双手所赚取的劳动收入,远比不上资本家的资产性收入,只能被维持在“谋生”的状态,挤占自我提升、投资自己的机会,丧失进阶的可能性。

在柯南的剧场版《贝克街的亡灵》里,就揭示了日本严重的阶级固化现象:

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会》里写出了当今日本的现状:

1、年轻人不愿意背负风险,不像从前世代一样愿意独立购屋,背负几千万的房贷。

2、少子化,人口持续减少、人力不足;另一方面,又面临人口超高龄化的问题。

3、丧失物欲、成功欲:对于“拥有物质”毫无欲望,随便吃个一、两餐就能活下来的社会,“出人头地的欲望”也比先前世代降低不少。

4、无法提升消费者信心,无论是货币宽松政策或公共投资,撒再多钱也无法改善经济。

由于社会的发达和便利程度高,日本年轻人不用为衣食发愁,更不想背负沉重的贷款,因此选择降低自身欲望来维持体面的生活。

更糟糕的是,这种低欲望状态,往往伴随着年轻人学习和记忆的衰退,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当局者似乎也愿意看到低智商社会的形成,让高智商的精英阶层收益,并热衷于制造各种娱乐来麻痹年轻人的思维。

当日本的“御宅族”越来越多,沉浸在虚拟世界的人就越来越不关心社会,那么最终和《黑客帝国》里后脑勺被插上管子的人没什么区别。

而在中国,由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有矛盾,焦虑就成为中产阶级奋斗的源泉,社会经济才能保持高速腾飞。

某种程度来说,对未来的焦虑能刺激人们的拼搏精神,但是内心的不安全感,让广告商发现了焦虑商机,并将消费主义和中产阶级捆绑起来,让人们通过虚荣的假象来维持脆弱的自尊。

2

也有人因为越焦虑,就越需要娱乐来麻痹自己的神经,从而逃避一切。

很多人对阶级固化有一种奇怪的逻辑,他们所羡慕所感叹的,往往是一些互联网大佬,一边唏嘘着别人的小目标,一边抨击社会的不公。

给我感触很深的是,在这群抱怨的人群里,是否真的都处于阶级固化的跨越边缘,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呢?好像并不是,且大部分都是年轻人。

社会的上升空间一直都在,有的人高考失利,上不了211、985,即使自怨自艾也无济于事,但是完全可以充实自我,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如果连英语四六级证书都过不了,如果大学四年都荒废在打游戏上面,如果社交上只认识几个外卖员和快递员,这和咸鱼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等毕业后找工作时处处碰壁,就开始厚着脸皮抱怨社会,这不是阶级固化的受害者,而是异想天开的懒癌患者

大部分能在北上广扎根的拼搏者,都是住在城中村、地下室和隔断间里,用尽生命去熬,耗尽热血来赚钱,然后才能结出硕果,人到中年时才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和户口。

但是现在刚出来社会没多久,20岁出头的人,受到一点职场的小挫折就埋怨不公,就妄想着买800万的学区房?

刚毕业就想跨越阶层,平步青云,这不叫社会阶层的合理提升,这叫异想天开,拦路打劫。即使你将食物端到他们嘴边,他们还会抱怨为什么不用勺子来喂。

根源上属于思想的懒惰

不少人有一种毛病,他们宁愿被人批评懒惰,不上进,也不愿承认天赋上比别人差,就连老师,也只敢在家长面前说,你家的孩子很聪明啊,但就是不努力云云。

因为天赋的缺陷是先天的,难以弥补,只有被打上懒惰的标签,才能证明当前生活的失败,是因为自己不努力所造成,只要努力了,就能改变一切。

也正是有这种潜意识的存在,很多人并不屑于在风口上赚钱的投机者,对自己迷之自信,所以一直没有去行动,充当键盘评论机,口头上的名言永远是:“我评论冰箱难道还要学会制冷啊?

某作家写了一本畅销书,名利双收,于是他们大肆鄙夷,这种垃圾的鸡汤文也有人看,什么水平啊,我高中时候就写烂了,换做是我写,肯定怎样怎样;

看到某主播随便吃个饭,唱个歌或者打游戏就有上万元打赏,他们也暗自嘲讽,这种肤浅的卖弄风骚也能赚钱,这游戏水平太差了,换做我肯定赚得更多。

当这群人鄙视过后,或许只有20%的人,会真正地尝试行动,却被现实狠狠地打脸。

原来畅销书的文笔虽然直白,却凝练而有趣,即使讲一个肤浅的鸡汤例子,也能生动而形象,但是自己的文字和小学生没什么区别,连“地的得”的用法都分辨不清;

别人直播是门庭若市,自己直播却门可罗雀,冷冷清清,摸爬滚打几个月后才发现,原来直播不是单纯地低头打游戏,还要实时和观众互动,并管理好自己的微表情,遇到喷子也要宠辱不惊,考验人的定力。

当尝到一点挫折的时候,大部分人就会选择放弃,并自我安慰,这不适合我,死活不承认自己的失败;剩余的人会进行充电学习,但是也会寻求各种速成的学习方式,往往欲速则不达。

焦虑很多时候伴随着颓丧而生,越焦虑的人,就越想逃避。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在四个月前我就说“经常玩王者荣耀的人,只会挤占掉提升时间,最终阻碍了自己的发展。”

有读者顿悟,并立刻卸载了王者荣耀,身边的朋友也“立地成佛,改过自新。”然而从目前来看,我发现情况并没有变好。没有了王者荣耀,还会有各种替代性的杀时间工具出现,就比如最近大火的吃鸡。

我曾强调过,心态上没有转变过来,只是单纯地卸载王者荣耀是无济于事的,因为已经习惯了游戏的即时奖励机制,没有耐心区做枯燥乏味的工作。

没有说不给玩游戏,但是上班8小时,竟然有3个小时玩游戏,2个小时聊天,1个小时刷微信,1个小时看小说,剩下1个小时匆匆忙忙地处理手头上的工作,这种状态,该如何工作呢?

等到了最后,业绩成为公司最差的一员,只能沦落到炒鱿鱼的结局。如果是自身原因导致职场出局,就不要谈论被办公室政治所迫害了,自身能力还没达到进行权力斗争的地位和资格。

最后,他们成为了反智主义,鼓吹“知识改变命运”是一句屁话,却忘记可怜之人大多是有可恨之处。

真正受阶级固化影响的人,无不是到达某个领域的破壁点,却输给了有背景的富二代。

他们根本不怕公平竞争,却怕潜规则的阻挠,这才是真正的焦虑和无奈。

3

阶层固化是一个稳定社会里必然的现象,因为社会流动是双向的,不可能所有人都能往上走。

这就像医疗资源一样,当每个人都想追求最好的医疗条件时,就意味着必然只有少数人能享受到“最”的待遇。

我们真正思考并解决的,不是挤破脑袋去抢那把天梯,如何从底层爬进顶层,而是要思考如何提高和保障各阶层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二三十年前,如果说有阶级概念的话,那么文盲和读书人就是最大的区别。

经过了20年的努力,中国的文盲人口减少1.2亿,在教育方面缩小差距,这就是一种进步。更别说以前人人羡慕的万元户和老三样,现在已是很普遍。

仅当前来看,中国的阶级远未固化,和欧美在培养阶段的最大差距就是“教育”。中国一直在保障义务教育的实行,三级考试选拔制度在总体上把“教育公平性”保持在一个比较好的状态。

美国的阶层之间,真正拉开距离的不是财富,而是知识。十年前别有用心的国内媒体鼓吹西方的开放式教育,根本就不会出现在美国真正的上流社会里,因为那里的精英学校和学生只会比国人更刻苦更努力。

我们总会嘲讽英国人的数学有多差,这固然代表着英国普通民众的平均水平,但是能入读剑桥和牛津的学生,普遍是来自出身良好,家庭教育氛围浓厚的精英阶层;

大部分美国人给我们的印象,往往是沙滩,汉堡包,大肚腩和臃肿的身材,但是出没在华尔街里精英大鳄,身材大多保养得很好,在健康上投入的时间和金钱,比普通人更多(穷人最缺时间);

欧美大学的硬性入读门槛并不高,但是越来越昂贵的学费阻拦了大部分穷困家庭,学生毕业后都背负着沉重的贷款,工作十几年才能还清。

美国一学生因支付不起昂贵的住宿费,每天睡在车中,长达一年之久

欧美的阶级已经完全固化,拥有大量稳定的中产阶级,唯一能打破的利器,就是知识。因此,美国的上流社会对奢侈品的投入逐渐减少,但是在知识上的投入比重越来越高,并千方百计地垄断知识,维护阶层。

他们会用高度娱乐化的精神鸦片来替代知识,让“穷人”上瘾,最终安逸于现状,充当维系社会基本运转的螺丝钉。

目前我国的高考和大学制度,无论是学费还是考核制度,都给人拼搏的希望,即使真的考进专科,你也能通过熬命,逆袭北大研究生。

所以知识改变命运从来就不是一句空话,反而一味抱怨“阶层固化了,再努力也拼不过富二代”的人,印证了阶层其实一直在流动,只是这些人从很少钱变成了没有钱而已。

4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服区,当长时间沉浸在安逸圈中,一味追求短期效益,人到中年只会职场半坡。

以前或许没那么严重,在经济大环境好的时候,进入大公司就职,和端着铁饭碗没什么区别。但是现在竞争如此激烈,没有人能保证,在中年时候,不被人解雇。

大公司病造就了人的一种错觉,好像在BAT或者世界500强工作,就成为了人生赢家一样。这种将公司荣耀当成自己成就的人,最终被公司卖了都不知道。

仅在2015年,在世界500强的榜单中,就有115所企业制定了裁员计划。如今经济不景气,不拼关系,难以保证裁员的那个人不是你自己,最终只能获得几个月的薪水补偿。

一直在努力的人会抱怨,自己确实很辛苦,每天被车贷房贷压垮,工资凉薄难有出头之日,更别说自我实现了,和精英阶层的鸿沟却越来越大。

诚然,只要努力就会成功的口号谁都会喊,现实是:如果在同等努力下,富人家的孩子会比穷人家更成功,两者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马太效应就是这种意思:“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所以这种僵局要怎么打破?舆论上总在说寒门难出贵子,不是要出生在农村的人直接认命,而是要看到和城市人存在的差距后,吸取教训,提高自信、沟通以及合作。

在认知上就要明白,在当下的中国,机遇不可能全集中在精英家庭里,所以没必要奢求站在山顶,但可以脚踏实地,每天进步一点,总能迈向山腰。

其次,人的改变,需要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因为适应性会有一个过程。如果每天的行程安排满,任务罗列一堆,你会发现什么都完成不了,挫败和颓丧足以击溃自己。

如果想省出更多时间,应该戒掉晚睡的习惯,并坚持早起,尤其是冬天要来临了,被窝里固然暖和,但一味的赖床妥协,意志力会慢慢地被消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奋斗的根基。

同时,在尝试任何新领域时,引入奖励机制,达到正反馈,放弃短期利益,这样才有坚持下去的动力。只有通过努力得到的正反馈,人才有信心去投入更多。

不要停止任何学习,知识是你行走江湖唯一安身立命的武器。如果付不起昂贵的课程,完全可以自己寻找资料,互联网有很多取之不尽的资源,善加利用,你才会跳脱出井底之蛙的困窘。

此外,我们必须知道,人固然要努力,但是方向性更为重要,如果身处夕阳行业,你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大势所趋地顺应平庸。

尽管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去开创新风口,但是可以顺应风口的趋势发展,诸如电商、内容创业、直播和知识付费等都可以大胆地尝试。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然后是现在。我始终认为,从0到1的跨步,远比1到100的意义要大

真正成熟的人,永远不会抱怨社会的黑暗,而是在了解现实后,还会热烈地去拥抱。

相关文章

  • 以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没资格谈阶级固化

    这是智先生的第58篇原创文章 1 当我们在讨论阶级固化的时候,其实谈的是围绕中产阶级的焦虑。 如何定义中产阶级,众...

  • 以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没资格谈阶级固化

    1 当我们在讨论阶级固化的时候,其实谈的是围绕中产阶级的焦虑。 如何定义中产阶级,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确切的衡量标准...

  • 以你努力程度之低,根本没资格考虑什么阶层固化

    知乎现在很热的一个话题“寒门再难出贵子”,各色人等纷纷焦虑于阶层固化,自己无法突破目前所处的阶层。 但就大多数人努...

  • 努力

    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还轮不到拼天赋的程度。

  • 2018-12-17

    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 热血鸡汤

    努力的意义 更好的生活 更多的选择 以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 你好呀

    我来扎心了噢 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 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 碎语

    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 感悟

    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 在职研究生-3

    每一个不满意的现在,都有一个不努力的曾经。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网友评论

  • 我是兔儿子bb:这篇文章对于我们这种初入社会的低级懒癌晚期患者来说还是说到痛点上的🙃每天对于起床的动力都没有,然后每天晚上就刷微博很晚都不睡🙄或者太舒服,目前是感觉不到任何压力,而且到目前都没有取得过人的成绩,得过且过🙃也不相信知识改变命运,觉得已经过了学习的最好阶段,学习怎么学都学不进去了😑这都是给自己找借口,这篇文章应该多读几遍,特别是自己犯懒的时候😑😑😑
  • 林以斯帖:阶级固化说的不是努不努力的问题,而是那些不努力的人能躺在大学宿舍里打四年游戏,什么都不会的人能在公司里有一席之地,官场上的人还要来抢院士的饭碗…既然要聊阶级固化为何不聊清楚一点?你这鸡汤不中肯啊。
  • 叶子js:作者是甘当奴隶,或者想成为奴隶主的人
  • 叶子js:阶级固化并不是仅仅是所谓精英阶层的固化,与是否努力无关,是一个值得所有成年人思考的严重问题。😇
  • 538212697c27:又是篇写实的文章 不过我的见解是 你不努力 还时常抱怨世间的不公 ,失败者的驱虫早已把你侵蚀。
    智_先生:这个要分情况,我也提到过,有一些人为了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了,批评他们不努力,和何不食肉糜的性质差不多,所以这篇文只针对你说的这种人群
  • 行苦:谈论也罢,不谈也好,阶级是固定存在的。就像“兽爷”的《北京终于折叠》,大兴区的一场火灾,足够说明问题。
  • 彭小帆:努力 努力开阔自己的眼界和知识面 眼界和知识面
  • 红学砖家:高手在民间
  • 红学砖家:不以成败论英雄
  • Hello桑尼:让我想起一句话——如果你五年之后,读的还是那些书,认识的还是那些人,那你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 9b5ea94479c7:不知道作者评论冰箱的时候学会制冷了没有?
  • 倾小卿:在持续性混吃等死的阶段,看见这篇文章,又可以让我踌躇满志一阵子了
  • 9c210dbfb0ae:评论的人不及吸收并实行的人
  • bdd263f088df:只要还没达到共产主义,阶级就会一直存在吧,大部分的普通民众安于现状,平凡的生活,作为国家向前发展的基石也很好,毕竟基层工作还是要有人做的啊。阶级固化也没什么不好的,人人各得其所,为什么一定要拼了命的往上一个阶级或者更高的阶级爬呢,一直想不太明白。
  • cc38daa599e5:肥肥猫就是一个营销号,整天鼓吹固化
  • 一一休:我就是那个古话的人
  • 天之巅海无涯:很多人不是不努力只是走错了方向,他们需要停下来想一下,做战略上的考虑
  • 8e50e8bba381:哇,那个宁愿说是自己不思进取也不愿意承认没有天赋的人就是我……您这么一说,感觉恍然大悟。原来我就是这样因为自己的无能而焦虑却不愿意改变,将一切归于不努力的人。
  • 06d4fc911057:有多少人是因为大学毕业了才懂得社会的残酷,去应聘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就一张毕业证,谁要你?英语四级没考?计算机二级?普通话考试?都有考吗?,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的职业规划做了吗?,在学校不参加社团活动,不出去兼职赚钱,花大把的时间玩游戏,不看书不泡图书馆不交朋友,谁来给你加阅历和经验,社会残忍,难道我弱我就要抱怨社会?
  • d6c987d912e3:我不怕公平的竞争,就怕被社会潜规则所阻挡。
    bd62a8e0b196:@刺眼的眼光 不管明规则还是潜规则,只要有规则就好,即使是扔骰子选拔人才,我相信选出来的也是聪明伶俐或者踏实肯练的人。
  • 释然andy:我觉得这篇文章的背后还是所谓的成功学,针对文章说几句,第一,阶级固化方面,单单从风险的角度分析只是捡自己有用的依据,实际上阶级固化更多的是资源的固化,第二,知识改变不了命运,改变的是人开眼看世界的态度,拥有知识才会有一个难得的思维去冒着一定的风险做事。而所谓的成功,只是看世界过程中水到渠成的东西,第三,对于当下社会,并不是年轻人不愿意冒风险,而是,相比于上个世界七八十年代,我们这一代所面临的风险和机遇太难以分辨了
    释然andy:@囯高谢伟安 逻辑的问题,最重要的不是书本知识,而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72965e97e572:@释然andy 同样是穷人,一个终身吸取知识,一个不吸取知识,你说这两个穷人命运一样吗?他们改变命运了吗
  • eadc9831a8c2:我觉得我是拼命的那群人。22岁和几个37/8岁的人合伙开的公司。成功了,赚到钱了,也被耍了一波准备自己二次创业。:grin:除了加油没有什么可以对自己说,除了傻笑没有什么给别人看。
  • 青梅如酒:我转了
  • 0c2808736379:难得看一篇好文,谢谢。
  • 默然说话_牟勇:文字犀利,看了很过瘾。不过,似乎就象文字所说那样,其实并不会有什么改变,精英还是精英,垃圾还是垃圾。当然,也与文章所说的,无论精英还是垃圾,认清自己是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精英就保好自己的位置,做个快乐的精英,垃圾就努力奋斗,成为幸福的垃圾吧。阶层什么的都是浮云,快乐与幸福才是重要的。
  • 红学砖家:可惜人生有多少时间从头再来
  • 红学砖家:如你所说,咸鱼翻身就是一个梦
  • echo_辛:不知道别人怎么看的,不说了,去送外卖了。
  • 会说话的pig:很到位,谢谢作者
  • 三文:美国废除黑奴前,美国南方种植园的白人奴隶主特别喜欢榜出一个黑人模范,说他辛苦工作,任劳任怨,所以每个月可以多获得一些粮食和报酬。而对于那些吃不上饭,对奴隶主不满的人则批评他们工作不认真,没法养活自己的家人是因为自己工作不够努力。
    夜不知枫:所以最后南北战争最后林肯的大招是解放黑奴.....这么多年的辛苦劳作到底有没有回报呢
    张子停停停:真相帝啊老铁!看来阁下深得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老爷子的真传。
  • 我不是哑巴:受教。
  • 凡双子SS:穷人就是 时间总是不够用,但是一天下来什么收获也没有!尼玛:angry:恶性循环了
  • SSSttss:对的
  • 郑熙澈:够了!没我们这些咸鱼,怎么衬托你们精英,得了便宜还卖乖,当咸鱼超越你们的时候,再来后悔吧
  • 天王鑫:人生而自由,又无不在枷锁之中,也许懒惰,堕落,意志不坚定等等,都是枷锁……
    天王鑫:@白猪汪汪汪 平凡着追求不平凡,但有些人站在一定的高度时,却又渴望平凡,平凡是否可贵取决于站的高度.......
    9b5ea94479c7:@天王鑫 也许勤快,努力,达成人生巅峰,也都是枷锁……
  • 026f8a2385bb:写的太好了,又有动力去拼搏了
  • 白云绿树:觉得特别好。我才写半年,就是有想法,我也写不出来。 觉得特别赞。
  • 大石头Stone:说的是实话☕
  • 刘俊硕:说到了本质问题(O_O)
  • db15a85c9d5f::joy:不知道说啥,十分赞同作者。十分,一百分赞同。
  • 明凡静宇:良心文章,真正能引起人对自己行为和地位的思考,字字珠玑!
  • 怀安余下:从头看到尾,你是我第一位关注的作者
  • 寻路问路:你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应该可以得满分!!
  • a290e6cd3a5a:焦虑,这个词值得深究一下
  • 青锋暮寒:就喜欢这样说实话的文章。
  • 心流20:不给自己找借口是自主实践的前提。认真思考自己的时间都花在哪里了是时间管理的基础。改正坏习惯,在限制自己发展的区域花时间下去。
  • 寻路问路:写得蛮理智的,文章犀利,有点像毛泽东文章,不错,学习,往以后多向你请教。。
    智_先生:@AIM历史贤哲 一起共勉~
  • f45eb024dc95:所以垃圾之所以是垃圾是因为垃圾意识不到自己为什么是垃圾
    f5929cdd9490:最可怕的不是垃圾意识不到自己是垃圾,而是意识到自己是垃圾却安于现状无所作为。
    默然说话_牟勇:@克罗地亚狂想曲_f1e4 再说狠点,垃圾之所以是垃圾,是因为垃圾根本就意识不到自己本来就是垃圾,反而觉得他是精英,别人才是垃圾。
  • 龙山野鹤:深刻透彻的解说!很喜欢
  • 任西东:说的对
  • HiJienan:不能再同意了,物竞天择,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才是王道,
  • 9ee37822538d:到处都是精神鸦片麻痹着自己,却忘了不作为是什么东西😑
  • 7fdd7159058c:好久没见到这么有深度的文章了,期待你的回复
    智_先生:@你的小美兮 感谢支持
  • 左叶右玉:曾被一个老师这么教育过,内容跟标题很像,说的是:以你现在的努力程度之低,还轮不到跟别人比拼天赋。被激励了好长一段时间。但是还是没有抵住诱惑。
  • 5c614962630b:垄断是每个有组织社会的必然,是否打破这种垄断则要看当时的社会需要。
  • 0c59fd32af3d:干了这碗毒鸡汤
  • 有_味:是 , 满满的正能量.
  • 冬后春初:你想去哪个阶层,你就会在哪个阶层。
  • 奶爸Mr谢:他们会用高度娱乐化的精神鸦片来替代知识,让“穷人”上瘾,最终安逸于现状,充当维系社会基本运转的螺丝钉。 很认可螺丝钉的说法。
    Toly:比如电视剧、
  • 俞伯乐:越来越有趣,挑战性
  • baee787af1e3:写得不错!
  • 76b3579e2203:智先生真是越写越好了,四个月前的王者荣耀也是让人印象深刻~
  • 凡夫宁子:有智慧
  • 妖瑾:又说大实话😏
    joygn:@妖瑾 独具匠心
  • Jane漂漂:和菜头的文章,有一篇关于焦虑的。
    智_先生:有看过

本文标题:以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没资格谈阶级固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ucz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