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召开时我还只是个初中生,一晃五年过去,十九大已召开,我也早已蜕变成大学生。
是的,我用了“蜕变”这个词。变化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而所谓“蜕变”,即是强调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曾经的我囿于单调的环境和固有的视角,极目远眺,我所能见到的也不过是生活一隅,我所关心的亦如是。有幸的是,我遇到许多人、许多事,我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无意识的改变,我终于也戳破那困住我视野的窗户纸,得以一窥真正的蓝天。
个人如此,国家亦同。中国是一个矛盾的国家,它的年纪足称黄发,它的行为却仿若蹒跚学步的婴儿。六十余年前,这个国家的新我与旧我决绝断裂;今时今日,它仍在一步一步地探索追寻。探索的过程,亦是蜕变的过程。我不知道中国何时破蛹,但我身处其中,已感受到它积累着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是由一些家庭的第二声啼哭带来的,可以是由网络知识收费带来的,可以是由穿梭街道的骑行小黄车带来的,也可以是由反腐工作的进展带来的……
作为一名中国的大学生,我由衷为祖国的变化感到高兴。但作为中国大学生群体的一份子,我同样听到这个群体所发出的不同声音。
我们是曾被冠以“垮掉的一代”名号的90后。我们的出生正赶上中国的飞速发展,我们的成长伴随着时代的更替变迁。我们,有着与父辈截然不同的行事理念和价值观点。时至今日,我们已成长为祖国当今和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我们开始以自己的目光观察着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开始以自己的思考解构发生在这个国家的种种变化。我们勇于也乐于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我们表达自我民主权利的方式。
前阵子微博禁言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我听到我的某个同学说:“每个人都有权参与政治,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我感觉很无力,感觉政治和民主已经被推远。”甚至还有同学言辞更为偏激地表达了自己对政府乃至国家的失望。坦白说,我的初始心态也是惊愕与愤怒的,受到更多“自由民主”思想影响的我们对此般限制类措施总是表现得更为激进。但阅读了身边人的看法后,我又陷入迷茫,我本该与他们站在同一阵营,但我却似乎不能完全认可他们。我是矛盾的,我不能接受那种做法,可我爱我的国家;他们同样不接受那种做法,而他们对国家的热爱是否已由失望慢慢浇熄了呢?
直到又一位同学更为清晰地阐明:“当我知道微博被禁言时,仿佛被堵住了一只耳朵。但我觉得,因为这个而全盘否定国家,不对。”因为中国也正在摸索,无论它踏出的那一步是对是错,我们都应该有允许它犯错的空间。没有哪一个国家是一朝一夕就可建成的,也没有什么制度是一次修改就可以完善的。
而我也终于明白,无论是发出哪种言论的他们,在心底都是热爱着自己的祖国的。因为热爱,所以当他们发现或许某些措施不够完好时,他们想将意见传达出来,为的是更好的改善;因为热爱,他们才会产生失望,而失望中更蕴含着期待。
如果说变化,中国最大的变化应当是由我们这代人所带来的。与父辈相比,我们拥有更为广泛的视角和更为开明包容的思想,而这些,都是祖国在我们成长途中一点一滴授予我们的。“我相信螺旋式上升,尽管我不知道那个真正完美的中国什么时候会出现,但我觉得中国会越来越好,因为它终究是会由我们改造的。”因为我们,也正在一点点积蓄能量,为中国的更好的未来一点点地做着努力。
因为我们,同样热爱祖国。
——7.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