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到下雨,小舅去了医院,他早就该去了。
很忙,谁劝去医院检查胃病都不听,大舅吓唬小舅:"天天疼天天疼,你这怕不是胃病,还不赶紧去医院看!"小舅依旧讲:"我干这活你又不是不知道,不下雨咋去。"
在农村经营一家小型水泥砂石场,三个工人:小舅他自己、小舅妈还有一条看门的猛狗。主要干活的就他一个。"耽误一天可都是钱"是他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小舅并不贪财,只是感觉自己很缺钱。这年头没得办法,四个OO后的孩子基本要靠他一个人养活。
上文共四段,读完第一段的时候,有没有这样想:去医院是看病还是探病?第二段:干的啥活非得雨天去看病?第三段:这人怎么贪财到这样不要命的地步?第四段:干嘛为了儿女这样死命地拼?抱歉,十分对不起,没人会这么想。
好了,麻烦您再倒着看一遍,好吗?
小舅并不贪财,只是感觉自己很缺钱。这年头没得办法,四个OO后的孩子基本要靠他一个人养活。
在农村经营一家小微水型砂石场,三个工人:小舅他自己、小舅妈还有一条看门的猛狗。主要干活的就他一个。"耽误一天可都是钱"是他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很忙,谁劝去医院检查胃病都不听,大舅吓唬小舅:"天天疼天天疼,你这怕不是胃病,还不赶紧去医院看!"小舅依旧讲:"我干这活你又不是不知道,不下雨咋去。"
赶到下雨,小舅去了医院,他早就该去了。
上文和下文讲得是一回事,不过行文的叙事模式不同,带给读者的阅读体验也不同。上文是"结果—原因"模式,一路解开悬念,一路满足读者的好奇;下文是"原因—结果"模式,一路平铺直叙,结尾处照着读者心窝狠狠一击。
您更欣赏哪一种模式,就采用哪一种模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