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瞧你,一大把年纪,又不是第一次赶集,咋还让人给骗了呢?”大婶怒气冲冲,不停数落坐在桌边抽烟的张叔。
大叔默不作声,只顾抽闷烟,烟雾四起,不时发出咳咳的声音。
“抽!抽!抽!就知道抽!哑巴啦!说话呀!你,你看咋整……”
大婶生气极了,一把夺下他嘴里燃烧着的香烟,扔到地下用脚踩,一双圆睁的眼睛望着桌上异常的百元大钞,眼眶渐渐地湿润了,泪珠控制不住滚下来。
张叔五十来岁,典型东北大汉,住在偏远山村,脸呈古铜色,无情的岁月在脸上刻下一道道深深的皱纹。他身体硬朗,干农活是一把好手,为人忠厚老实,乐于助人,是十里八乡的好人。
收到假币还是头一回,他仔细回忆发生的过程:今天周末,是赶集的好日子,早上天不亮,张叔把自家的花生、红薯和土豆担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卖。由于张叔家种的农产品个大品相好,价格又实惠,乡亲们争相购买。有位年轻帅气小伙戴着墨镜,开着摩托车在张叔摊前停下,各买几样东西,共八十多元。他掏出一百元,示意张叔不用找,马上开车离开了。

张叔种的农产品很俏,很快就卖完了,那位顾客还多给了张叔十几元,张叔心里高兴。回家之后,他把钱如数交给老婆,看到今天收入不错,大婶满心高兴,多炒两菜,买一瓶酒犒劳张叔。
饭后收拾妥当,张叔在桌旁抽烟,大婶开始清点今天的收入,突然发现一张百元钞票颜色不对劲,再仔细摸摸觉得有问题,拿到村上小卖部一验,果真是假币,十分生气。
按常理说,一百元钱也不算啥,但对于贫困的张家却不是小数目,张叔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百元假钞足以引发一场“家庭战争”。
大婶把假币扔到桌上,一下子情绪崩溃了,向张叔大发脾气,恨他无能,陈芝麻烂谷子的往事都抖了出来,控制不住哭起来。
张叔见大婶哭了,忙安慰道:“这没啥,我再多干点活,钱也就挣回来了,就当买教训。我下回看仔细点儿,这次就算了吧……”
“就你憨!你若不处理这张假币,我跟你没完!”大婶抬起头,没等张叔唠叨完,继续呵斥道:“你说得轻巧,甘心认栽?村上的花婶子前阵子也收了假币,可人家照样花出去了。”大婶讲完,用手指戳了一下张叔的脑门。
“那你说咋办?”张叔有此急了,脸上的皱纹让竖起的眉头挤成一堆。
“你说你笨不笨?想想办法。镇上有家开面馆的赵四,你认识不?赵四煮面干活,妻子收钱,她的眼睛不好使。你趁人多的时候吃面,把那张钱花掉。”大婶出了主意。
张叔听后急了:“你叫我去坑人,我不干!”眉头皱起。
“你凭啥不干?假币是你收的,你负责处理!”大婶有些气愤。
“赵四起早贪黑做小生意,赚钱多不容易,我不能昧着良心去坑他,我不是那种人。”张叔理直气壮。
大婶听后脸涨得通红:“你不坑他,那是谁坑你?难道我们容易吗?”
“你去还是不去?”大婶再问。
“就不去!”张叔甩出硬梆梆的话,点燃一支烟,站起来头也不回地走向大门口。

大婶见状,抓起假钱向外急走。张叔一把拉住大婶的衣服,高声吼道:“你,你要干什么?我们家祖宗三代老实本分,没干什么亏心事,你不能害别人,把钱给我。”
“不给!”大婶把头一扬,右手紧紧捏住钱。
张叔急了,猛伸手抓住婶的手臂,趁其不备把钱夺了过来。
大婶蹲下身子哭了起来,你忘了咱们辛辛苦苦在田间劳作的日子,脸朝黄土背朝天,一分钱一滴汗……
张叔鼻子一酸,眼眶也湿了。随后一咬牙一狠心,掏出打火机将假币点燃了,一会儿化为灰烬,温暖的火光将张叔的脸照得微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