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不喜欢做饭做菜,也不喜欢吃鱼香肉丝的。
不喜欢做饭菜的原因大概除了炒菜时发出的声音使我局促紧张手忙脚乱。还有就是众口难调,自己做自己吃的话每一步失误都具有独特的味道,都有形成这种味道不一样的过程:是豆角太吃盐了,放了好几次盐,味道还是有点淡、是第一次放盐放少了,第二次放没把握好,所以这盘土豆炒咸了、网上说洋白菜炒粉丝要放比平时炒菜更多的油,以至于真的放了很多很多油……。就像是人生的路,不会每次都那么刚刚好,有把握不好的时候,有随便听信了别人的建议的时候,有客观条件不足的时候,然而不管结出怎样的果实,我都愿意去接受,去品尝,去为我的这盘菜负责。我不想用自己的行动去取悦任何人,更不会把我的菜端给总是对别人的事情指手划脚的人,因为对这些人来说你的汗水你的辛劳你的心意,只是简简单单的:太咸了、太淡了、太油了。难得又令人感动是有人愿意跟自己一起共进不管咸淡的一餐。几乎每年都会有一段时间是给爸爸做晚饭的,大一的暑假炒土豆丝,不知怎么炒出来又油又糊又咸又生,我跟爸爸说,让我给你做饭还不如你自己随便凑合呢,我爸说,做的挺好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你的糟糕,这是一份让人愧疚难当的温暖。
我不喜欢做饭最后一个原因就是把握不好量,做的量正好总觉得有人没有吃饱,总是煮着煮着就多了,而我认为饭菜的量不合适比味道不合适更加难以接受。小时候妈妈让我给爷爷端去一碗饺子,爷爷说他要吃中午剩下的面条,于是爷爷一个饺子都不肯吃。这件事情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浪费两个字从那时变得面目可憎。而把握不好饭菜的量,是我产生挫败感的最重要原因,每每不得不倒掉剩饭菜的时候都是万分心痛。
哈哈哈,跑题跑太远了,我的重点还是今天晚上的鱼香肉丝,我天生固执的认为菜就应该是咸口的,所以我很不喜欢鱼香肉丝。但是还是被菜谱上面的“老少皆宜”,“咸、甜、酸、辣、鲜、香”,“下饭”这几个词语吸引。再加上大姐的定论,我忍不住要试上一试。伴随着筐子里切成丝的菜越来越多,我越来越忐忑了,会不会特别难吃?会不会大家都不喜欢?一样样的食材下锅,我闻到了熟悉的味道,尽管没有淀粉,尽管第一次炒菜放糖,尽管色香味都比不上饭店的十分之一,我还是得到了我爸“挺好吃”的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