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起吃过的炭火锅

一起吃过的炭火锅

作者: Little喵喵 | 来源:发表于2019-10-27 23:33 被阅读0次

人类处在食物链顶端,对食物的需求不仅仅是充饥果腹,或是口舌之欲,更有当时情境下一种心态的体现。例如,幼儿贪甜,那是尚未知世间有苦;青年喜辣,那是激情使然;中年偏清淡,那是阅过繁华对食物本真的向往;老年要温补,那是识尽百味愿取食之精华。人生每一阶段的口舌,若全顺它的意,大抵都如此。

然而,无论是深夜的浓酒,还是清早的淡粥,一人食之则无味,众人齐聚又嫌太吵,那是要不多不少的人、不远不近的距离、和不慌不忙的节奏。这些条件都满足了,我们叫志趣相投的朋友,与酒肉朋友不同,也与君子之交不同。

在我青年时期,有幸结识了一些这样的人,也就在“吃”上有了一点心得和回忆。心得只关乎我的内心,无足挂齿。真正珍贵的,是回忆,那是直击内心的情感,是随着时间与阅历的推进能够越显真挚与炽热的。

漫长而辽阔的一生,世间滋味都要慢慢尝遍,小至酸甜苦辣,大到生死聚合,哪一味都是亲尝。越到人生深处,越要独自吞下更多的苦,也就越珍视回忆里的那些甜。那些甜,终将成为一种力量,将人生的寒冰暖成热腾腾的泪,盈满眼眶,也盈满往后余生。

暖意渐生

我刚从大学校园走出来,就进了一所偏远山区中学任教。从城市到深山、从学生到教师、从被供养到自食其力,一时间许多角色都在转变。我像个单枪匹马的战士,凭着一腔孤勇就赤手上阵了。

那时候学校分给我的宿舍,是废弃的教室隔开的。三间瓦房用木板隔成两半,我住一间,另两间住着一对年轻的教师夫妻。乡村的瓦房,墙体以上是三角结构的木椽子,椽子上密密钉着檩木,檩木以上覆盖瓦片。三间房的椽子为一个整体,墙体以上互联互通,隔壁房间的一切声音都清晰可闻。黑而空的房顶显得很高,山风簌簌而过,屋内就簌簌往下落灰,有时是一串积年的蛛网,有时是风干的昆虫尸体,也有不断挣扎的活的虫子,有次竟然是只手指粗的蜈蚣。

我的木板床,床腿上生满绿苔和黑斑,床底是一块薄木板,湿漉漉的。我拿厚报纸裹了又裹,铺上被褥。某个夜晚,同事们来串门,屋里没椅子,我请她们坐床沿。一位上了年纪的阿姨,大概坐下时用了些力气,“轰隆”一声整个人就塌到了床底下。大家笑的前仰后合,我掩饰窘的通红的面孔,也跟着笑。笑着笑着,眼泪淌了满脸。

开学第二周,我买了全套锅碗瓢盆,就着电磁炉在摇摇欲坠的旧课桌上尝试炒菜做饭,心里想,找几颗钉子敲进去就好了。于是,我鼓足勇气走到对面那排砖瓦的旧教室,那也隔成了小房间供教师们居住。我握着一把螺丝钉,敲了一扇虚掩着的门,去借螺丝刀。门从里面打开,小房间里一目了然,女主人半躺在床上看电视,我尴尬得语无伦次,比划了半天,最后摊开手里的螺丝钉。男主人转身去翻抽屉找螺丝刀,我退回到屋外。稍后,男主人出来帮我拧上所有螺丝,旧课桌平稳了,我连连道谢。这是第一次主动与他人交流,也第一次感受同事的忠厚热情。

日子久了,与同事们渐渐熟络,很得大家照顾,我慢慢喜欢这里的宁静和淳朴。孩子多是周边村子的留守儿童,单纯质朴;教师多数住在校园,除了备课上课,就是简单的家长里短。小小的旧院子,充满了书生气,也充满了烟火气,让人暖意渐生。

炭火的妙处

山里的冬天很冷,学校的取暖方式是生炭火。每逢冬天,每个教室、每位教师都配发炭盆和木炭。我用报纸糊住门窗透风的缝隙,在屋里生着红彤彤的炭火,小房间就像有了跳动的心脏。

腊月初八,雪下的很厚。清早,有同事在门口喊吃腊八粥。我们各自应着,带好碗筷去了。一样的旧教室隔开的窄小房间,住着同事一家三口,物品收纳得紧凑、整齐,很有家的味道。煮腊八粥的大锅正架在他家火红的炭盆上,掀开盖子,喷香的热气窜的满屋都是。拿饭勺搅动一下,晶莹的糯米粥裹着腊肉、花生、黄豆、红薯等食材,在旺火上咕嘟咕嘟翻着香气浓郁的泡泡,起锅前再撒上一把切碎的小葱。我们围着炭火坐着,把一顿早饭吃的身心俱宜。也是此时,我恍然惊觉炭火的妙处,除了取暖,更应该是围着炭盆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食物氤氲的香气里、炭火闪烁的红色光影里,每个人的神情都虔诚而热忱,对眼前的食物、对身边的人都有着恰到好处的怜惜与亲近。无需有酒,许多情绪已在口齿碰撞间,释放得悄无声息。

山村里的时光冷寂漫长。时常是下着雨雪的下午,或没有自习的晚上,我们自发聚到一起,生一炉旺火,煮一锅美食,把清冷的时光吃的热气腾腾。有人去自家菜园里,薅一把冻得晶莹剔透的青菜;有人转回屋里,拿一棵储放得当的嫩白菜;有人扒开表面结冰的沙土,挖出几只青萝卜……,早已有人在旺炉火上架起锅,炒香了腊肉和火锅底料。兴之所至,有人拿出家中珍藏许久的酒……

初入社会,我结识的人们,这样单纯质朴又温暖热情,何其幸运。那个漫长的冬季,以校为家的日子,因为有了这一顿顿热腾腾的炭火锅而变得温暖珍贵。炭火的妙处,不仅仅是一锅美食,更是大家在天寒地冻里的抱团取暖、惺惺相惜。

队伍在壮大

一年后,破败不堪的旧教室要拆了,我们搬去操场尽头的宿舍楼。那是新建成的楼房,学生住宿安排在三层和四层,空着的二层暂由教师居住。与此同时,又有几名与我同龄的教师调入。我们欢欣鼓舞地去挑各自的房间,挥舞着扫帚打扫卫生,互相交流着房间怎么布置,有人甚至买了新家具,仿佛那真的是要长住的家。

宿舍里空空如也,单身教师两人合住一间。房间里摆上两张床和桌子,空间已不充裕。门口是长长的走廊,大家都在门口摆上桌子,烧饭时拎着电磁炉和锅到门外炒菜。每到放学时分,就能见到走廊上一排晃动的身影,挥舞着铲子勺子在一团热气里忙碌。烟火生活,如此逼真。

寻常日子,饭菜都简单,无非是一些时令蔬菜。即便如此,大家也常把炒好的菜端到一起吃。倘谁回来晚了没烧饭,那便不用烧了,总有谁家多煮了一碗饭谁家多炒了一份菜,自己拿着碗去盛便是。也有饭吃到一半突然兴之所至想要开怀畅饮的时候,有时是因为桌上多了一盘可口的荤菜,有时是谁突然心情好了或坏了,有时甚至仅仅因为一句无关紧要的话。于是,有人起身去炒道新菜,有人骑车去买包花生米(不错,去最近的小卖部也需要骑摩托车),有人又从屋内拿出新藏的酒……

很多次,我们就在这种随心所欲的情绪里,一边吃喝一边谈着无关紧要的话题。有家国大事,也有鸡毛蒜皮;有职业情怀,也有风月无边。至于未来,不知是否有人想过,却无人谈及。仿佛我们会一直这样,在这个封闭的小村勤勤恳恳教学,无忧无虑生活。

渐渐的,单身年轻教师有了对象,周末或假期,或者任何一个可能凑巧的日子,仍是大家一齐动手,在简单的宿舍里,吃上一锅热气腾腾的火锅。吃着喝着,坦诚的话儿说着,无人不感动于这份亲近与自在,而不自觉地融入。队伍,总在扩大。

散落各处

学校三面环山,一面临河,山色清明、水流澄澈,自然风光极好。在校学生多是附近村庄留守儿童,周一至周五寄宿。山里学生淳朴踏实,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相对单纯,春去秋来的日子水流一样快。五年的时光,我们过着朝夕是没有看过外围

相关文章

  • 荧幕色彩08|《火锅英雄》:小人物也是英雄

    开心的时候,要一起吃火锅;不开心的时候,更要一起吃火锅。 我们或许,没有吃过菲力牛排,没有吃过秋刀鱼,没有吃过叫花...

  • 一起吃过的炭火锅

    人类处在食物链顶端,对食物的需求不仅仅是充饥果腹,或是口舌之欲,更有当时情境下一种心态的体现。例如,幼儿贪甜,那是...

  • 来自两个庆火锅经过一千天熬制的汤底料

    没吃过火锅的冬天不叫冬天,没吃过重庆火锅的人不算吃过火锅的人。重庆火锅就在火锅中的地位就像苹果在手机中的地位一般,...

  • 【美食】和你一起吃过的“火锅鸡”

    好赞学堂创始人:猫姐 主笔作者:未知 内容编辑:梦旅人 图片来源:网络 一个关于“火锅鸡”的故事 从前有一只鸡,在...

  • “话”说吃火锅

    现在的火锅五花八门。记得小时候我吃的火锅,是那种砂锅,中间有一个圆洞,里边放柴炭(柴炭是头天下午就用木材燃烧后留下...

  • 无水火锅你听说过么?

    火锅大家都吃过,无水火锅大家吃过么?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无水火锅的吃法做法! 我们在火锅店吃的火锅都是红油的有汤的...

  • 春天的火锅

    没吃过火锅,说了你也不信,一个75后的没吃过火锅,别说你不信,我自己都有点怀疑,自问了很多遍才确定确实没吃过火锅,...

  • 愿我伴在你左右

    今天,突然想吃火锅,就和妹妹一起弄,晚上吃过火锅,由于火锅太过辛辣,十分钟之后,妹妹突然肚子疼,发冷汗,看着她紧...

  • 2016-2017年终总结——代沟

    半年未曾吃过火锅

  • 无水火锅怎么做?

    冬天,很多人喜欢吃火锅,你吃过无水火锅吗?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无水火锅的制作全过程。 食材: 五花肉500g 虾25...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起吃过的炭火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uxv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