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付出就不要求回报,要么就不要逼迫自己付出。
因为求回报的付出实质是在进行商品交换,这种心理是追求物质在时空中出入平衡的心态,先有一个“我”在那里作为参考点。而真正付出的意义是在心理上不求回报,求的是付出后良善的彰显和别人的满足与快乐。意义重心不在于物质上的多少回报,而是满足感与欣慰快乐。
可是事实上,要做到真正不求回报的付出很难。一般的付出都是要求回报的,只是有两层取向。第一层,要求有物质上的回报。第二层,最具迷惑性,要求有心理上的回报。“我们往往厌恶第一层,放不下第二层”。第二层的心理需求是为了追求自身的满足,是为了通过满足别人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和被满足,将自己的需求投射到别人身上,看似在帮别人其实在满足自己。这没毛病呀!?但是,这会出现一个致命的问题。一旦被帮助的人没有出现符合自己内在预期的行为,自身的满足感便会立刻崩溃,自己内心就会变得失落,质疑和不平衡,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结果。因此,我们最该警惕的是第二层,我们往往败在了第二层,而事实上第一层最安全和平衡,却被我们的内在道德所不齿!
那么第三层则是真正不求回报的付出,在祂的世界里只有我,没有你,因为我和你已经是一体(这里的我和你是心理上的我和你),祂知道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祂对于你的概念在心理上是与自己等同的,能够像宽恕自己一样宽恕(心理上的)你。第三层的人往往鲜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