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静致远

作者: lu青lu | 来源:发表于2019-06-05 17:52 被阅读2次

人生当中静的时候有多久?

什么是真正的静,是能把眼前的繁琐,先真的放一放。把眼前的得失,先真的丢一丢。把眼前的情绪,先真的忘一忘。

静,说起来很简单真的要做到其实不容易,对峙生活中的快乐、顺利、喜悦,我们不用静的思考也能进入一种富足安乐的状态。对峙生活中的困难、焦虑、痛苦、伤害时,却很难进入一种静的状态。

佛说,人世皆苦,我们来这世间一遭,经历的苦比乐多,我们之所以苦,是因为我们不想要苦,我们只要乐。可是,真相却是人生苦多于乐,佛法所教给我们的就是从静修开始,修我们所面临的所有苦,当你觉得苦不苦时,才是真的进入静修的境界。

顺境时,我们不再过多研究,如何在顺境中过的幸福,只是有一点提示,我们要看到任何顺境的背后,一定藏着无常之态,当我们顺境时,也要尽办保持一种谨慎的态度,不要过于陷入在这种完美的状态中。

逆境时,要说静修不容易,我们先换一个心态来面对,面对逆境时,我们抱怨、咒骂、愤怒,从本质上来说,这些情绪的产生非常正常,但是从本质上来看,你的坏情绪对于你当下所承担的一切,没有任何一点点帮助和作用。

当我们面对困难时,应该想的是如何冷静,并且找到困难的解决办法,这时处理问题是重点。

当我们面对焦虑时,应该想想焦虑的本质是什么,有可能是失去,是遗憾,是无奈,这时总结得失是重点。

当我们面对痛苦时,应该想想痛苦如果无法避免,我们是不是应该再勇敢些,与这些痛苦直面,大哭一场之后,仍然做到站起来面对它,这时坚韧的胆气是重点。

当我们面对伤害时,如果是来自爱人、来自亲人,这时,我们要以包容心为主,他们是对于我们最亲的人,伤害往往也是无心之举,这时理解和同理心是重点。如果伤害来自身边其它人、陌生人,我们应该学会在人生的关系网中分出亲疏和轻重,除了亲人、家人,其它的人没有义务对你好,对你忍让。所以,这些人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重要,这时淡泊的面对是重点。

以静致远,当我们开始懂静字时,开始能一个人静下来时,我们会变的更加有智慧。

相关文章

  • 以静致远

    人生当中静的时候有多久? 什么是真正的静,是能把眼前的繁琐,先真的放一放。把眼前的得失,先真的丢一丢。把眼前的情绪...

  • 以静致远

    闲居写字墨作伴, 独处修心书为友。 茅屋藏经非陋室, 男儿有梦不怕穷。 小溪流浅而声响, 太海水静却流深。 墙上野...

  • 2020.11.24学会闹中取静

    静能安,安能定,定能慧。“静以修身,简以养德。”静能生慧,静能安神,静能致远,静能超然。这些都是说要学会静,学会内...

  • 求学

    夫君⼦之⾏,静以修⾝,俭以养德。⾮澹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学⽆以⼴才,⾮志⽆以成学。...

  • 记住一段话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静能生慧,静能安神,静能致远,静能超然。大道至简,大音希声。简单做事,简单思考,简单...

  • 片语 |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静也,...

  • 手书诫子训

    宁静致远。 诫子训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 【惊言妙语584】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静能生慧,静能安神,静能致远,静能超然。大道至简,大音希声。简单做事,简单思考,简单为人,...

  • 【惊言妙语591】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静能生慧,静能安神,静能致远,静能超然。大道至简,大音希声。简单做事,简单思考,简单为人,...

  • 静以修身

    静以修身 读诸葛亮的《诫子书》感触颇深:“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静致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wms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