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只有当真正开始亲力亲为管孩子时,才发现能够每天心平气和,不发脾气,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是我最近很深刻的体会。
大概也是因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都不需要为这方面的事情操很多心,现在真要做起来,才发现,真的是不容易。
不容易在哪儿呢?
主要是孩子总会不断地在你的爆点和雷区反复横跳。
比如,晚上叫他洗澡这件事,已经叫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还是没动。那个火啊,真的是蹭蹭往上冒。
可是,发脾气就能解决问题吗?发脾气就有用吗?
可能阶段性的管用,但长此以往并不好,对大人和孩子都不好。那怎么办呢?
最近看到一个情绪管理四步法,觉得可以学习参考,也推荐给大家。四步法简单来说就是:觉察→理解→表达→释放。
具体怎么理解呢?
第一步,觉察。
当情绪出现时,你要像身体出现一个分身一样,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注意观察它,看它是什么情绪,是从哪里来的,是如何产生的。
第二步,理解。
当觉察到情绪之后,你相当于暂时回归了理性,给自己一个短暂的停顿。重新评估你的情绪,看看是不是你误解了或者夸大了这件事。
很多时候,情绪上头,是因为我们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第三步,表达。
试着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可以写出来,也可以跟朋友倾诉或者与他人交流。告诉别人,当你有了这样的行为时,我会有这样的理解,会有这样的感受。
第四步,释放。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把情绪释放出来。比如跑步、打球、骑行等运动的方式,或者购物、吃美食,或者冥想、瑜伽等都可以。只要能让情绪抒发出来就好。
如此,让自己的情绪从产生到释放,完成一个闭环。
不把情绪留在自己身体里,也不让情绪过夜。这样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情绪,还能让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时,保持更加平和的心态,从而更好地与孩子相处,也能提升我们自身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