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新闻回顾

在美国,孩子的权利可是收到未成年人保护法严格保护的,老爸老妈不能随便打孩子,一不小心就可能就触犯了法律,罚款是小事,严重了可能被剥夺抚养权。
这条法律本来是为了保护孩子们,可是很多熊孩子们却把它当成了调皮捣蛋的保护伞。
"你不能打我,你敢打我我就报警!电话号码我都背下来了!"
孩子们耀武扬威,父母们头大的不行。。。
那么问题就来了,面对不听话的熊孩子,骂不管用,打不能打,怎么办才好呢?
佛罗里达一位老爸被女儿逼急了,就机智的想出了一个点子:打孩子犯法,如果在警察监督下打孩子总行了吧?于是,他真的把警察喊来了。。。

警察叔叔欣然同意,开车过来观看了大片《机智老爸用搓衣板狠揍熊孩子》,然后决定老爸没有犯罪,开车扬长离去。。。
后来副警长说,”这种事情会发生,我们绝对不鼓励大家都打电话叫警察监督打孩子,只有当警察局没别的事做才会去看。”而且他补充道“作为父母,你有权利打孩子,不管是用手,用皮带,还是像这位爸爸一样用搓衣板,只要是打的屁股蛋,不严重都可以。。。”
好吧,这个熊孩子自己作死把其他小伙伴们也拉下水。。。
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
02
关于体罚,美国的一些法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就讲求“子不教父之过”,教训熊孩子是中国当爹当妈之必然,有没有权力打骂孩子,这还用问吗?
但在美国管教淘气的熊孩子可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因为在美国,打孩子可不止家务事那么简单,他们从预防虐待的角度,要求家长尊重孩子的人身权利,因此法律明令禁止任何人对儿童体罚。
网上查了一下,发现很多州关于打孩子的法律都有这样的说辞:必须是“reasonable” (有道理)的,“appropriate”(恰当)的, 应该以能 “promote a child’s welfare”(对孩子有利,有好处)为准。
有的州对什么是“appropriate”有比较明确的描述,主要是指出哪些不是appropriate的,比如踢,烧,咬,刀割,用拳头打孩子,大力摇晃小于三岁的孩子,拍打小于一岁半的孩子造成伤害,影响孩子的呼吸,使用致命武器恐吓孩子,打孩子的脸等,这些都是不appropriate的,都是abuse(虐待),而abuse children (虐待孩童)在哪个州都是犯法的。但很多州都没说这么明显,这就很难掌握了。你怎么证明你打孩子是reasonable和appropriate 的? 你怎么证明你打孩子会promote 孩子的welfare?
我们看到过不少这样的报道:某个华人在家打孩子,被邻居听见,报了警,或者自己家里某个成员看不下去,报了警,或者被打的孩子自己报了警,于是警车开到门前来了,把打人的家长带走了,或关或判,有时警察还把孩子也带走了,交给相关部门去安置,因为他们觉得你不是合格的家长。
那么这些打人的家长为什么不依据法律为自己进行辩护呢?我想他们可能还是辩护了的,但不起作用,因为已经有人报警了,那就说明你打孩子的动静太大了,把邻居都惊动了,或者你家人都认为不恰当了,或者孩子都受不了啦,认为自己有生命危险了,不然人家怎么会报警呢?总而言之,你没办法证明自己打孩子的方式是appropriate的,是能promote the child’s welfare的。
对于法律,我认为还是持崇敬态度比较好,而不能存侥幸心理,更不能无视法律的存在。法律规定不能做的,就坚决不做;法律没明确规定不能做的,为保险起见,先参照一下先例,再决定能不能做。
03
身边的事
我美国的朋友lucy从来不骂小孩,美国的孩子收到家庭的教育非常自由且“过分”快乐,父母不采取任何体罚或者是负面情绪的言语责备。
有一天,我跟朋友一起帶孩子去商场,她的小孩就因为父母不肯买某个玩具给他,突然趴在地上开始哭,我朋友就只是站在旁边一直在说:“It´s okay,don´t be sad!”我们就真的站在那里,等到孩子哭完才开始继续走。
在国内,我们怎么能容忍一个孩子在公众场合地上躺着哭?者是完全不同文化与教育方式。期间我问Lucy,“要不要给她一颗糖?”。Lucy 是这样回答我的:“我绝对不用糖果安抚小孩的情绪,第一,我本来就给孩子吃糖,第二,小孩子闹情绪时,你越时关注他,他就闹的越凶,因为与他想引起你注意”。
总对家长们说,不能责罚孩子,相信很多家长都犯了难:孩子犯了错,难道就不管了吗?孩子有错不但要指出来,惩罚也不可少,才能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只不过,不过惩罚不等于打骂,万一没注意,打伤了孩子,自己可能会后悔一辈子,而且还可能给孩子留下阴影。
美国的家长对付孩子最常用的一招就是禁足。如果孩子不听话,家长也不发火,拿个小板凳放在角落里,让孩子面朝墙壁坐个五分钟十分钟的。小孩子一般就老实了。这个做法的心理学暗示我估计是让孩子脱离原有的让他吵闹的环境,面对空空的墙壁好好地反省。我个人非常赞成这个做法。孩子和家长都能在和平的氛围中解决问题。
04
总结
没有人可以明确的说出到底哪种教育方式才是正确的,那种就是错误的,但时想,我们抱着一颗父母之心,在做好父母这条路上不断的学习,不断将的尝试,借他人之间鉴,虑自己之所需,给与孩子自己所能给与的所有帮助,成就孩子独特的自己.
-end-
我的个人公众号:laorenniha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