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拼书(一)--------【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

拼书(一)--------【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

作者: 双心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4-28 12:06 被阅读0次

禅宗经典《六祖坛经》第七机缘品,载【即心即佛】,禅宗灯录《景德传灯录》卷六载【非心非佛】。

葛兆光教授在《祖堂集》题解中,对【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做了如下的阐述:

...........但是,到了六祖慧能以后,简介方便的“顿悟”代替了艰辛繁复的“渐修”,内在的心性自觉取代了外在的行为约束,自心是佛的个性突出取代了尊佛敬祖的权威崇拜,于是,使禅宗拜托了印度禅学的旧格局,成了中国式的人生艺术与哲学,特别在石头希迁、马祖道一时代,也就是安史之乱结束进入中唐的时代,这种更为潇洒自由的人生解脱论逐渐蔓延开来,《祖堂集》卷四曾记载了青原行思与石头希迁的对话?

思和尚问:“你已是受戒了也,还听律也无”

(希迁)对曰:“不用听律。”

思曰:“还念戒也无?”

对曰:“亦不用念戒。”

既不听律,也不念戒,只需反观体验自己清净无垢的心灵,依着这心灵自由地生存,这就是禅宗解脱了束缚,并向世俗自由迈了一大步,《景德传灯录》卷六又记载了马祖道一的一段问答:

僧问:“和尚为什么说‘即心即佛’?”

师云:“为小儿止啼。”

僧云:“啼止后如何?”

师云:“非心非佛。”

本来,“即心即佛”是禅宗的命题之一,《五灯会元》卷二记韶州法海见六祖慧能时即问过“即心即佛”,《祖堂集》卷三司空山本净答中使杨光庭问时也说过“即心即佛”,这大概是南宗初期的思想,其本意也是把外在的佛祖崇敬转化为内在心性自觉。可是到了马祖道一这里,却把它看做是启迪人悟入的第一步,只是为哄小儿止啼的权益方便,而一旦真正悟入,则要“非心非佛”突破一切障碍,这就更体现了人的自由与尊严,为人的艺术人生开辟了一条新路

............通过《祖堂集》,读者不仅可以看到禅宗逐渐兴盛的史迹,也可以看到禅宗逐渐摆脱旧禅学对身心的双重束缚,还能看到禅宗逐渐摆脱旧禅学对身心的双重束缚,转而开创活泼灵动,富于诗意的新禅学的路向

拼书(一)--------【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

以上为葛教授的文字,下面再看一段牟宗三先生对“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阐述:

假若这是“万古如长夜”,大盗也许无法盗,圣人若死,大盗固未必止,假若长夜一旦光明起来,至少于大盗有方便,是则道高一丈魔高十尺,仲尼之生,比其不生究竟好多少,实是大问题。西方人亦有同样的困难,即:有基督教究竟比无基督教好多少?此实难答之题也。

拼书(一)--------【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出自庄子,这八个字,拥有着非常的知名度但同时也具有很大的争议性,常常被许多文人侠士拿来解读,而不同角度的解读中又有着许多的版本。

下面摘抄一段网络的解读: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出自《外篇·胠箧》,但和《杂篇·盗跖》也有很大关联。有一些学者认为庄子中的一些内容是对儒家思想尤其是孔子本人的攻击,甚至质疑盗跖篇的真伪,这其实是没有从老庄学说本身的角度去理解这个命题。......从庄子学说三个基本论点归纳一下“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涵义:

1.不要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去胁迫别人,这种胁迫制造不和谐。

2.不要只注重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要多从人类的基本欲求出发理解他人,人都不是圣人也都不是恶人。

3.没有绝对的圣人与恶人,不抢占道德制高点,也就没有邪恶轴心。

拼书(一)--------【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

通过以上三部分文字,葛教授,牟先生还有网络的一部分文字摘选,最后引用一段赵朴初与主席未竟的问答来作为结尾:

【赵朴老与主席未竟的问答】

一九五七年我陪一位柬埔寨僧人见主席,客人未到之前,我先到了,主席便和我漫谈。他问:“佛教有这么一个公式—— 赵朴初,即非赵朴初,是名赵朴初,有没有这个公式呀?”我说:“有。”主席再问:“为什么?先肯定,后否定?”我说:“不是先肯定,后否定,而是同时肯定,同时否定。”谈到这里,客人到了,没有能谈下去。

好的,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 拼书(一)--------【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

    禅宗经典《六祖坛经》第七机缘品,载【即心即佛】,禅宗灯录《景德传灯录》卷六载【非心非佛】。 葛兆光教授在《祖堂集》...

  • 何其自性

    佛即吾心,吾心即佛,心佛一如 心即宇宙,宇宙即心,是一非二 觉者为佛,迷则为魔,佛魔一体 众生即佛,佛即众生,万法...

  • 晨读有思:马祖道一与大梅法常:

    读后感: (小故事请看图片) 马祖道一的“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是什么意思,不用管它。 我留意的是...

  • 诗词二首

    葛通判请益非心非佛因缘以偈示之 宋代 释慧远 即心即佛眉拕地, 非佛非心双眼横。 蝴蝶梦中家万里, 子规枝上月三更...

  • 禅宗史89:伏牛山下

    不过,对于师父马祖最为著名的非心非佛即心即佛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之禅理,自在禅师作为拥有正式毕业证书的弟子,对此还是...

  • 沙漏20160919《自由在高处》

    “自修自持莫道此间非彼岸,即心即佛须知东土是西天”。

  • 当下

    自修自持莫道此间非彼岸, 即心即佛须知东土是西天。

  • 佛陀:如是之人等,能生诸佛国-东方阳熹注释

    来源:道德真源《圣贤法语》栏目1380篇 摘自:《诸法无行经》 佛土非佛土(即心即佛,心无一切相,故云“佛土非佛土...

  • 《习禅随笔》之十

    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 在南岳怀让禅师的六大弟子当中,真正继承其法脉的是马祖道一禅师。道一禅师是四川什邡县...

  • 既然“人性自赋、佛性人成”与佛家无关,那么什么才是佛家的说法?即佛即性,非佛非性,可成则可灭,佛性者,非生非灭,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拼书(一)--------【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xrd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