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好痛啊!”一早醒来,脖子歪了,一转动就疼得厉害。
妈妈见我痛的哭爹喊娘,不像装的,赶紧跑过来:“乖,怎么了?哭得像真的一样。”
“啥哭得像真的一样?我是真的痛!”妈妈一碰我的脖子,我就疼得吸了一口气。
“噢,落枕了。”妈妈不慌张了,“我小时候也有过几次,过几天就好了。”

“啥是落枕?”我第一次听这个名词。
“落枕是由于睡觉姿势不当,脖子长时间处于一种状态,肌肉扭伤了。”
“哦,哼……哼哼……妈,我现在就很疼,还要过几天?过几天我就疼死了。我死了,你就没有儿子啦。”
“乖儿子,那咋办呢?我小时候就是你外婆拿烫热的面杖在脖子上滚呀滚,把血脉活动开了,就不疼了。”
“那快去呀,找热面杖呀”,我带着哭腔嚷嚷。
“问题是咱家没面杖。有了,我给你按摩按摩吧。”妈妈把两个大拇指放到了我的脖子上,“是这里吗?”“往下,再往左一点。”我指挥着妈妈。
可她的手刚一用力,我就躲开了:“妈呀,我是你的亲儿子呀,你怎么下手这么狠呀。”“小子,我真给你弄不成。不过,我听说有一种枕头专治落枕,躺上去慢慢就好了。”

只好这样了,有病乱投医吗?
妈妈从屋里拿出材料,针,布,线,剪刀。她正准备做,我拦住了说:“老妈,做枕头这种事可是难不倒我这个天才的,您去休息吧!我来做。”天啊,我怎么说出这句话?我脑子里想的是什么?其实,我根本就没碰过针头线脑这些东西。
妈妈见我这样说,放下针线,白了我一眼,把活计丢给了我说:“你来做吧!我看好你哦!”
天啊,妈妈真让我做啊!我对针线活可是一窍不通啊!
“妈妈,好妈妈,你教教我嘛。”妈妈扑哧笑了,“不是金钢钻不揽那瓷器活。不过,我也不很会,我们上百度查查方法。”
妈妈上百度把制作枕头的方法看了一遍,给我也说了一遍,我默默记着,都快背会这些词条了,脑子里勾画出我抱着亲手做的小枕头亲啊亲,笑啊笑的画面。我对妈妈说:“你去那边坐着,我今天非让你开开眼。”妈妈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躲在沙发上刷手机了。
我把百度上搜到的方法又在脑子里重复一遍,可真让我去做,还不知从哪下手。我一时焦急地不知道该怎么办,抓耳挠腮。见此,老妈说:“天才,枕头做好了没有?需不需要我这个天才的妈妈帮忙啊!”
明显就是老妈在讥笑我嘛!
“我会,这不正在思考呢!”
我下定决心今天一定要做出这个枕头。我拿出一块布,在里面塞满了我精心挑选的棉花,拿出了针。一拿起来针,我的手就抖个不停,不管怎样,先缝合上再说。
过了很长很长时间,我的作品终于勉强完成了。我枕在上面,轻扯试了一下,没想到这线一根接着一根断了,我的心一下子跌到了谷底。想要放弃,但又不甘心——妈妈看好我!对,就冲这句话也一定要坚持。坚持就一定会有结果。无论是好是坏,对我来说,都是最好的结果。
我又拿起那根针,手也不再像刚才抖得那么厉害了,可针不听我的话呀,我的手指被针刺伤了几次,心中还一直念叨那句话——坚持就一定是胜利。不过我还是没有做好那个枕头。
第二天,我重拾信心,又开始了缝制。这次我换了一根细小的针,因为妈妈说细小的针缝出来的针眼密实,不容易崩开。我又拿起一块布,精心塞满了棉花,仔细地缝着。
不好!我缝住了一边,又崩开了另一边,我的心情,由开始的特别平静化为焦急,我想发火。克制,克制……

宛如经历了一个世纪,我终于缝好了。我仔细欣赏着我做的作品。蛮不错的吗!我拿着作品开心地在妈妈旁边炫耀。
妈妈说:“儿子,你在缝枕头,妈妈一直在关注你。关注你的安全呀,你第一次拿针线,妈妈还是不放心的。好在我儿子确实能干,不管这枕头能不能治落枕,但最起码四边合上了,棉花没有露出来,像个枕头。”妈妈边说边笑。
妈妈,你什么意思?我用枕头轻轻打着妈妈,妈妈挤着眼笑着跑着。哧拉,枕头又崩开了,棉花洒了一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