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认知方法论(八)——镜子的魔力

认知方法论(八)——镜子的魔力

作者: 碌不平 | 来源:发表于2019-04-29 02:02 被阅读0次

       镜子作为我们日常梳妆打扮的工具,一直扮演着看清现实的一面道具,人们总是在不断通过镜子精心包装,从而为社交提供美妙的开始。然而镜子的作用不仅仅如此,它在我们的底层认知逻辑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真相与假象

        镜子古文的意思为鉴,镜子是帮自己看见真相和本质的一种工具,我们可以通过眼睛看见所有东西,但却看不见自己,只有借助这个工具,我们才能看见自己的真相。在中国文学作品中有种特殊的仪器——照妖镜,看大话西游的时候,至尊宝通过照妖镜看清了自己的真相。《红楼梦》的另一个名字《风月宝鉴》,这个宝鉴就是一个让你发现真相的最重要和最珍贵的东西。如果不了解镜子,我们就无法读懂《红楼梦》,因为,镜子在《红楼梦》里还有一个意思——假象。当我们说一样东西是即是真的也是假的,那就只有水中月亮,镜花水月。它真真切切,但又空无一物,所以叫做假作真是真亦假。镜子在帮我们认清真相的同时在给我们提供一种幻象和假象。

心经与心境

        我们在看心经的时候,通常被“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困扰,但如果对用镜子来回答,那就很好解释了。以至于心经后面所说一切,都是镜子所产生的虚幻,我们的心也需要同镜子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学会用镜子来做比心态。佛家虽然在心经上反复阐释出世的心态,用放下的理念给人以慰籍。

推翻哲学学哲学

        虽然这句话很绕口,因为哲学本身只是一种认识世界的工具,在《哲学与自然之镜》一书中,揭示了西方哲学的一个幻觉,认为哲学甚至包括科学都是一面镜子,是可以映照出涉及的图景和真相的一种工具。然而,世界的真相远非哲学所认知的那样,我们不能利用哲学所构造出的“真相”就认为是真相,那我们也太天真了。人只有不断打破认知工具的适用性,适应新工具,才能在不断解决现实问题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认知绝不是终点,认知只是一种工具,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我们只有不断调用合适的认知框架,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这条路上不断前行。

相关文章

  • 认知方法论(八)——镜子的魔力

    镜子作为我们日常梳妆打扮的工具,一直扮演着看清现实的一面道具,人们总是在不断通过镜子精心包装,从而为社交提供...

  • 《认知方法论》复盘八

    这周的《认知方法论》主要讲的是“镜子”、“灯”、“如何用灯”和“认知周期”。这周的概念可能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遇见类...

  • 镜子的魔力

    前天下雨,也没能阻挡顾客出门的脚步,店里进进出出一整天……我在仓库和店铺之间来来回回(到货要点数入库,还要帮着搬货...

  • 镜中物是真相还是假象

    照了这么多年镜子,最近在听了吴伯凡老师在认知方法论论关于镜与灯的阐述后,在去凝视家里的镜子,感觉是那么陌生。 镜中...

  • 认知方法论笔记(八)

    “无中生有”的认知 “眼力见儿”与刀锋竞争力:刀锋占比很小但起到决定性意义。 最重要的东西永远是看不见的。 第一,...

  • 镜子的魔力与魅力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这是一首成功地突出了镜子魅力的描写月亮的唐诗,也是我构思这...

  • 【认知】提问的魔力

    这个世上,其实从不缺给出答案的人,缺的其实是能提出好问题的人。 在职场上,哪些善于提问的的人,总会比一般人获得更多...

  • [007点评]专注执行--对战友高祎文章的点评

    原文:«吴伯凡 认知方法论»第10周复盘----“无中生有”的认知 见: 战友从6月8日开始写吴伯凡认知方法论的复...

  • 当下刻意练习的要点

    目标: 一、脑 1.上帝视角~认知方法论 ①对象: 元认知(反观自己的认知、思考、情绪、行为的认知,自审)...

  • 听吴伯凡谈认知

    听吴伯凡谈认知 跳出“伪”学习的认知困境 ——听吴伯凡谈认知有感 听了吴伯凡的《认知方法论》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方法论(八)——镜子的魔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ds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