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不知道什么是职业规划,只是听说过有个叫职业规划的东西的。
现在也许能明白一些了,遇到的事情多了,跌倒的次数多了,懂得痛了,现在呢浑身是伤。
以前总想着干个三五年后,就自己出来干,自己也当当老板,做赚钱的事情,当然我也这样子干过,按理来说也算完成一个小目标。
只是这个小目标也给我埋下了很多障碍,导致我现在才醒悟,原来职业和事业不能这么玩。每个阶段都需要有个有经验的人带你入门,往后靠自己。
职业规划理论上自己是规划不出一个所以然的,需要有个专业的导师给你规划,就好像那个导师是产品经理,你是他的产品一样。
为什么说理论上自己是规划不出来的,这也不是说死了,至少很多人年轻的时候缺少经验和风浪的推动,所以自己不能规划。
大多数人30岁以前,都很难认清的自己的本源所在,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喜欢爱好什么,擅长什么,怎么发挥擅长的价值所在,这也很正常并不是这个人笨,而是没有经历过风浪,不知道这个社会的需求点,以及自己定位如何融入这个社会的需求点,创造价值。
倘诺都能明白职业规划,就不会有那么人跳楼了,不是因为他们傻,而是觉得就像一台机器一样,每天只会像机器一样干活,没有发挥自我价值,只要自己一不动手就失去价值所在。没有价值和目标活着其实是很痛苦的,抑郁就是这样开始。
没有经历过风浪,我们很难认清自己,到底需求什么可以创造什么价值,既然看不清自己就不可能规划出一条理性的职业规划出来。更多情况下凭着感觉走,感觉对了属于运气好,感觉错了可能命都搭上,这不是笑话是真的,还记得当年FSK十一连跳吧,这些肯定是有外部原因的入侵,但是主要是内心不够坚固,或者运气不好,进入更强大的敌营,但是这些都是为什么呢?逝者为大,不是人不行,而是敌人太强大。
有人说过,要想认清一个人的性格和本源,就把他推向极端,一切都变得非常清晰和透明了。当下的环境我们个人不可能主动会把自己推向极端,就算推也不是真正的极端,同样也在说明我们自己,在自己给自己规划的时候,总是还有后路,但这个后路又不是那种生死攸关的后路,而是逃避的外部压力的后路。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找个有经验的导师给我们规划职业呢。
职业规划其实也并不是很难,就是看每个人的环境经验历练出来的眼界,这种眼界不仅是要看得远,而且还要看得狠看得准。
30岁前我也给自己有职业规划,我曾经想在中小企业做个三五年,做到中高层管理位置,掌握资源就自己出来干。
想归想但现实中,我也这样子干过,并且是从成功之后转化成失败,失败的原因是身心疲劳,扛不住我感觉以及到达我的极限了,如果在坚持下去我认为我也会跳楼,但最后那一刻我放弃了,放弃了所有创造的东西,回归我原有的本分。
在中小企业混到中高层并不难,当然中小企业实际上也没有实际意义上的高层,可能除了老板其他都是打工的,只要你肯定为这个家公司付出,并且做对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对,自然而然就获得老板和同事的认可。
在职业规划中,首先一定要深刻的自我认清,也就是要认清自己的性格,性格在大方向上决定你适合做管理还是技术还是业务的职业类别,所有认清自己是第一步,接下来才能给职业进行定位
第二呢复盘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和知识储备,既有哪些能力,这些能力是否能和自己的定位相互匹配,只有匹配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和价值,如果欠缺就根据自己的定位去弥补知识和技术,只有掌握这些知识和技术才能让自我价值提升。
第三呢根据自己的定位确认发展目标,这个目标涉及到个人职业的类别,其次涉及到你专注的行业的,在一个行业扎根越久你的经验就越丰富获取的回报就越大。即使你在这个过程跳槽不离行业,对你个人影响也不是很大,因为再次之前所获取的知识和技术都是属于你个人的,没有人有可以拿的走。确认发展目标很重要,不然30岁以后还是糊里糊涂不断在找工作换行业。
最后一点也是最考验一个人的,只有坚持到底的人才能获取价值的回报,要相信老天不会辜负每一个坚持下来的人,因为坚持所以才会获取到回报和成就,坚信这点只管走下去。
上面谈这些都是我个人的经验总结,年轻的时候我措施了很多美好的东西。
如果这些你都无法找到自己的规划,还有一个办法,毕业后立马进入一家知名品牌的大公司,在里面老老实实上班,三五年后你出来,至少你是有大品牌背景的公司经验。很多中小型企业都喜欢这类人才,因为他们专注“踏实”稳健,大公司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把一个人培养成专注和稳,当然如果你在大公司这点都做不到,那真应该给自己洗洗脑了。
如果觉得本文不错,请转发。谢谢^_^
–本文完–
说明:文章人物事件非纪实体,虚虚实实,我不一定是我,他不一定是他,切莫对号入座。
相信写作带来美好生活。
写2018年12月6日星期四 晨 阴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