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傻子
读完《尘埃落定》,要写读后感,突然发现很难下笔,因为主人公傻子是个实在令人费琢磨的角色。停下两三天,今复临屏举指,仍觉艰涩,勉强为之,借以表达自己对作者阿来的敬意,对″傻子″的爱嗔之情。
纵览全书,作者以傻子为第一人称,用黑色的幽默语言诠释了奴隶制度下上至王权贵族的爱恨情仇,下至平民奴隶,包括僧侣在内不同阶层人们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傻子是所有读者躲不掉的山头。
未成年的傻子(十三岁前)与红楼中的宝玉有诸多相似之处。聪灵智慧,向善向美,抵触权力争斗,厌恶世俗丑恶,导致他有诸多异于常人之处,落得″傻子″称号,恰似宝哥哥的″痴颠″。后因生存环境不同,成长中不得不改变着自己,成为一个大智若愚,似傻非呆的政客,在权欲与亲情,生存与毁灭中痛苦挣扎,最终未能逃脱历史车轮的辗压,土司未做成,家园被毁,自身被仇家所杀,看似结局悲惨,对他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1,纯真纯情的傻子。
傻子的出生没有红楼中宝哥哥漂亮的美玉作光环,反倒是土司醉酒后的产物,出生月余不会笑,反应迟缓,所以落得″傻子″称谓。但作者又用幽默的语言赋予了他神灵气息。其母因子愚钝生气,又和土司呕气,回了奶,土司找来奶娘,作者这样叙述到:
她的奶水像涌泉一样,那样的甘甜。我还尝到了痛苦的味道,和原野上那些花啊草啊的味道。而我的母亲的奶水更多的是五颜六色的想法,把我的小脑袋涨得嗡嗡作响。
″五颜六色″的想法,是母亲望子成″土司″的权欲,幼小的傻子单纯的,排斥这些的。作者用如此深刻的黑色幽默来表述,让″傻子″内心的纯净与生活环境作对比,其中的无奈令人同情。
少年的傻子悲天悯人,待人宽厚,追求真实的感情。
少年时,与奴隶们一起出门玩雪烤画眉吃。回家后奴隶们遭到毒打。″天井里却响起了皮鞭飞舞的声音。……我想,这时我恨母亲,恨麦其土司太太……却听见画眉想在我肚子里展开翅膀,听见皮鞭落在我将来的牲口们身上,我少年的眼泪就流下来了。″他为奴隶们挨打流下同情无奈的眼泪,人性中的善良品质熠熠生辉。
长他5岁的侍女卓玛,爱上同龄人银匠,″傻子″因妒生恨,但最终还是成全了她。
妻子塔娜一开始并没有对他一往情深,在其母亲茸贡土司挑唆下,前后有过两次背叛,″傻子″都在平复伤痛后原谅了她,接纳了她。这是他身为″王子″的平民情怀。对爱情的向往和人性中的宽厚因子,使他不仅容忍了妻子的不忠,且能释怀。
在王权之家,最不可靠的父子亲情,在傻子身上大放异彩。他三次救父。第一次仇家来暗杀父亲,他小解后呼叫,惊跑了对方;第二次知道父亲染上梅毒,他完全可以任其自生自灭,取而代之,却派人送去了药品。第三次便是故事结局,危难时刻,″傻子″完全可以先逃往西藏的,那一刻,对父亲母亲的血缘亲情之爱,使他义无反顾奔回家园,同父母并肩战斗,人性中的美得以升华。
2,出色的政治家(这可是贾宝玉无法比肩的)。
十三岁的傻子″成人″了,渐渐懂得王权在家族中的至高无上,不是鱼肉,便是刀殂,一味憨傻,不仅得不到自己心爱的人,还被下人耻笑,暗中欺侮。但出于自保,防止哥哥暗算,还得装傻,所以,一个大智若愚,似傻非呆的″傻子″形象出现在人们视野中,连″傻子″的父亲母亲都吃不准自己的儿子是真傻还是假呆。
″即使是奴隶,有人也有权更被宠爱一点。对于一个统治者,这可以算是一条真理。是一条有用的真理。正是因为这个,我才容忍了眼下这种犯上的行为,被钻进脖子的雪弄得格格地笑了起来。″成长中的傻子需要伙伴,需要忠诚,需要力量的支持,同龄的少年是最好的选择。
后来,他慧人识才,救下年轻僧人翁波意西,借自己的″傻″,出行北疆时带了众多帮手,少年行刑人尔依,包括在父亲面前很有面子的跛子管家,都成为他开拓北疆贸易市场的得力助手。
在北疆遇仇家,他完全可以先除之而后快,但知道自己作为一个傻子并不是他们复仇的首选,所以纵之容之。最终铁定继承人,″聪明″的哥哥先被仇家索去了性命。(其实也是报应。当日土司令他追捕逃亡的仇家,三天之内,铁骑快马怎能追不上赤脚的逃亡者,想是″哥哥″纵容之故。)
敏锐的政治嗅觉,令他嗅到了时代的变迁,历史的不可逆转,所以他接纳新生事物,不像其他土司负隅顽抗,而是准备华丽转身,或是白色汉人或是红色汉人,取其一合作,久经观察,判断,先后作了两次选择,可悲的是,时也,势也,仇家,亲情之故等诸多缘由未能如愿,最后惨死仇家屠刀之下。
可叹,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中,以傻子为代表的各阶层人群,无分贵贱,终归化作一缕尘埃,荡然无存。
网友评论